容斋随笔·卷八·皇甫湜译文

...自己的思想感情,中的警句也常常出人意外,不朝诗人众多,将出类拔萃的诗人排成队伍,在中间那一行众多的诗人里,次山你仍以精粹优美的诗篇盖过他人,陈子昂的感遇虽好,也不如你的大作。退之(韩愈之字〕 的诗文全而、优美而神奇,只能往前与千年以术的...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4199.html

悲愤鉴赏_【古诗文大全】

...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其一为五言,其二为骚体。自从苏东坡指出它们的真伪问题之后,主真主伪派各有人在。《悲愤》二章见载于《后汉书》蔡琰本传中,主伪派(包括一真一伪派)没有...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449.html

中的解释_京中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京城里,此指北京 in Beijing 京中有善口技者。——《虞初新志·秋声自序》...

http://hanwen360.com/c/355126.html

《啄木》左芬_诗词_【文学360】

... 另外,江湖夜雨觉得汉诗之所以让大家有陌生和隔膜感,除了时代久远有“代沟”(汉诗中的一些常用字词和现代大不相同)外,艺术手法上也没有像唐诗一样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高超境界。例如上面左芬的这首《啄木》,江湖夜雨觉得后面的“此盖禽兽。性清者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569.html

旧题苏武诗 / 别四首·其一鉴赏_【古诗文大全】

...所录《苏武诗四首》中的第一首。这首五言诗抒写兄弟骨肉的离别之情,用笔浑重朴厚,风格淡中见醇,近而犹远。 一开始,作者就用“骨肉”二字直接说出中“我”与“远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然后再以“枝叶”作比喻,进一步暗示和强调这种关系的亲密。按理次...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737.html

静坐涵养精神 周信有论养生之道(上)_【中医宝典】

...精神状态,即老有所乐。《黄帝内经》认为善于涵养精神的人“亦可以百数”,即可以活到百岁以上,并提出养生学说的至理名言,即“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内经》调摄精神的养生之道的理论原则。恬者静也,即安静之意,淡者淡泊名利,无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14.html

聂夷中的解释_聂夷中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837-~)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一说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咸通年间进士。任华阴县尉。其多讽谕时世、关心民生之作。有《伤田家》等名篇。...

http://hanwen360.com/c/60368.html

苏小小的_诗词_【文学360】

...苏小小“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苏小小 后世鸿儒大雅亦颇有感触,有为证:李贺《苏小小》: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555.html

秦宫鉴赏_【古诗文大全】

...手法。李贺大概也是古代诗人当中通感手法运用得最具有个人特色的一位。他将直觉经验进行综合、变形、转换,并在视、听、触、味、嗅诸种感觉之外加入情意觉的作用,使诗歌尽可能地复现出自己感觉中的世界。李贺中成功使用通感的例子非常多,通感的形式也...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692.html

《泊宅编》中的医药文化_【中医宝典】

...降气、消痰逐冷治疗脾之冷和痰喘的经验。六味丸、四物汤都是杏林中的名方。方勺见朝奉郎黄沔久病消渴,形神疲悴,就劝他服八味丸。黄沔开始不信,后累医不效,无奈中按方制服,竟然痊愈了。《泊宅编》中还有用四物汤治疗血热牙痛和血虚经闭的验案,反映了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7.html

共找到84,0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