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倾者病.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循阴股内廉.邪入骨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间.此脉之常动者也.经脉十二.而寸口人迎太冲独动不休.故以此三处诊百病.决生死...
...五脏四时脉歌 左手寸口心脉歌 左手关部肝脉歌 左手尺部肾脉歌 右手寸口肺脉歌 右手关上脾脉歌 右手尺部〔命门〕(肾)脉歌 七表 八里 九道 卷下 分合偶比类说 诊杂病生死候歌 诊暴病歌 形脉相反歌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歌 决四时〔虚实〕(五邪)歌...
...《医宗金鉴》则以左寸候心、膻中,右寸候肺、胸,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 关于脉诊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 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遍诊上...
...色脉诊的提法始自《内经》,《内经》中色脉相提并论之处很多,《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记载。 《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说:”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止,犹代脉也。脉来五十动而不见一止者,无病也。五十配天地造化之数,《易·系辞》曰∶大衍之数五十,五十乃备,一乃数之始,十乃数之极,人之脉息,昼夜循环五脏,脉一动,循环一脏,五动循环五脏遍,五十动是十次五数...
...不利也。谷入于胃,以养五脏,上薰入鼻,藏于心肺,鼻中出入,鼻为肺官,故心肺有病,鼻气不利也。故曰:凡治病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治。疗病之要,必须上察人迎,下诊寸口,适于脉候。又观志意有无,无志...
...也,故不至于数也。此为诊要理极,故为毕也。平按:《素问》“数”上有“可”字。注“肺气”,袁刻作“肺脉”。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得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诊五脏之脉,以知其病,故为其母。母,本也。平按:《素问》“得”作“知”。是以...
...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浅深,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脉象的迟数,可反映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在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的消长,产生虚实的病理变化,而脉象的有力无力,能反映...
...主疏泄,以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血等等。可见脉象的形成与各脏均有密切关系,因而脉诊的临床意义在于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推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情况。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脉诊常用“寸口诊法”。部位在手腕部的寸口,此处...
...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