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症。 《素问·缪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2.html

气血合脉说_《医林改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府、卫总管、荣总管、津门、津管、总提、遮食、珑管、出水道,在腹是何体质?有何用处,脏腑、包络,未定准是何物,经络、三焦,未定准是何物,并不能指明经络是气管、血管;脉理,首句便言脉为血府,百骸贯通,言脉是血管,气血在内流通,周而复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lingaicuo5180/163-6-6.html

部位_《脉理求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持脉之道,贵乎活泼。(脉,按内经谓之经隧,后人谓之经脉,林之翰指为肌肉空松之处,包藏营气,而为昼夜营运不息之道路,所以载脉者也。)若拘泥不通,病难以测。姑以部位之∶如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与膻中;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与胸中;左关肝部也,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liqiuzhen/846-4-1.html

中医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2.html

人体的十二经络气血流注计算法_【中医宝典】

...为心之外膜,附有经络通行之道,让血不能伤心... L.21:00-23:00三焦经,是五脏六腑的府邸,气血运行的通道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31.html

躯壳经络脏腑_《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致病必有因,因受病之处则各有部位。今之医者曰∶病必经络而后治之。似矣,然亦知病固非经络之所能尽者乎?夫人有皮肉筋骨以成形,所谓躯壳也。而虚其中,则有脏腑以实之。其连续贯通者,则有经有络贯乎脏腑之内,运乎躯壳之中,为之道路,以传变周流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3-2.html

脏腑经络穴道部位始知疮疡何经受病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请益意尽言其处。雷公问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经脉之始生。帝答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矣。脏腑经络穴道部位铜人图(心经 小肠经 肝经 胆经 脾经 胃经 肺经 大肠经 肾经 膀胱经 心包经三焦经 督脉经 ...

http://qihuangzhishu.com/344/91.htm

经络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依据疾病所患部位和按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可以推求疾病所属何经,从而指导临床按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因此,辨经络部位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外科大成·经络大略》中说: “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3.html

躯壳经络脏腑_《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凡致病必有因,因受病之处则各有部位。今之医者曰∶病必经络而后治之。似矣,然亦知病固非经络之所能尽者乎?夫人有皮肉筋骨以成形,所谓躯壳也。而虚其中,则有脏腑以实之。其连续贯通者,则有经有络贯乎脏腑之内,运乎躯壳之中,为之道路,以传变周流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60/5.htm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行于人体腹背,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到调节作用,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7.html

共找到225,8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