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阴分偏盛偏衰的病证,用调整阳分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审其阴阳,以别柔刚,病治病治①阴寒盛损伤了阳气,治宜扶阳。例如水肿病,唇舌色淡,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不利或清长,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425.htm

虚损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臣曰:虚损之证,有阴虚,有阳虚。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阳虚者,宜补而兼温。善补阴者,阳中求;善补阳者,阴中求。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十全用肉桂,归脾用木香,补中用升柴,六味用丹泽,皆各具玄妙,不得一味蠢补,无济于事。阴虚证,燥热吐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197.htm

《中医眼科备读》对神光的认识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结聚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命火君火相火相互作用形成神光,同时需要得到肾阴的滋养和制约,这样才能维护生理上的平衡,保持少火的温煦之性。《灵枢·大惑》载:故阴阳合传而睛明也。视觉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阳气的蒸腾,但阳气的蒸腾必须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12-3.html

春夏养 秋冬养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秋冬养,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 释文:春冬...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18.html

道家书籍词语解释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书籍词语解释 即一初动。修炼者经过一定的功夫,收心入静,调节身心,使得身中生发出新的生炁,此生炁即为炁,称为一,又称一候。 在《周易》而言,其封象为震为雷(一阳爻生于二阴爻之下)或地雷复(一阳爻生于五阴爻之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64.html

肾开窍问题及舌用非窍辨析_【中医宝典】

...肾开窍问题及舌用非窍辨析 中医学中的窍,系指人体与外界相通的某些腔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说:清阳出上窍,浊出下窍。年六十而萎,气大衰,九窍不利。王冰解释说:上窍谓耳口,下窍谓前上七窍合下二窍共成九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93.html

清阳_神气精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指出:「清阳出上窍,浊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鼻等上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ngyangzhuoyin-984.html

三辨三衡膏方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体质厥阴体质。参考王琦教授九种体质分类法。 二辨病:主要指西医学微观诊断的疾病。是有一组具有临床特征的症状构成,病各自有不同的演变规律。围绕疾病进行治疗,即辨病论治,具有针对性强,全面把握的优点。辨病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纵向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13.html

中医说_【中医宝典】

...。羊为象形字,阳气在上,举头高望状,故又通。所以三羊开泰又可书为三阳开泰。考三阳开泰是从《周易》演化而来。农历正月为泰卦,其下卦为乾,乾为天,天属,表示阳气上升。上卦为坤,坤为地,地属,表示阴气下降。这样天阳上升,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42.html

也谈春夏养,秋冬养阴_【中医宝典】

...□ 红参症减,夏日进洋参病轻,似乎有悖于春夏养,秋冬养阴之训。 笔者认为,对春夏养,秋冬养阴要辩证地对待,千万不要忘记以从其根。至于具体运用,还是要辨证论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717.html

共找到716,6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