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甙类与两性霉素、杆菌肽、头孢噻吩、多粘菌素或万古霉素合用能增加肾脏毒性。呋塞米(速尿)、利尿酸及甘露醇等能增加氨基甙类的耳毒性。苯海拉明、敏可静、安其敏等抗组胺药可掩盖氨基甙类的耳毒性。氨基甙类能增强骨骼肌松弛药及全身麻醉药引起的肌肉...
...指药物引起的严重功能紊乱和器质损害的严重不良反应。除个别过敏体质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久是重要因素。如过量过久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第八对颅神经有明显毒性,可致耳鸣、眩晕、耳聋。氯霉素、合霉素和多数抗癌药物对造血系统有...
...青少年、35岁以下成年人,或中重度高血压、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或原来血压正常的突然出现高血压者。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由肾脏疾病引起的最为常见,称为“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约占成人高血压的2%~4%。很多患者早期仅见血压高,而并无浮肿、...
...毒性的记载如七情和合中相反的涵义为配伍后能增加毒性,但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配伍。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甘遂半夏汤”以甘遂与甘草同用;《千金翼方》肾沥散中乌头、白蔹同用;《儒门事亲》中通气丸海藻、甘草同用等,经过长期临床使用并未见有毒性...
...一般说来,对于老年病人、有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的病人或原来就有心脏病的病人,心脏毒性最危险。但在生存病人都可能出现抗癌药心脏毒性,心脏毒性可以发生在治疗期间,也可以发生在治疗后数月,甚至数年。...
...个周期的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的病情进展和生存情况发现卡铂并不次于顺铂:I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是19.4个月,II组是20.7个月;总生存率两组分别是48.7个月和57.4个月。但顺铂组的毒性更常见,这组病人有胃肠、肾、代谢性毒性和4级...
...中新网11月21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消息,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1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本次通报内容为: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阿昔洛韦与急性肾功能衰竭、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 通报介绍了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的典型...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虽然近年研究进展了解到肾脏与红细胞的生成密切相关,但有关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仍存在一些争论。目前一般认为肾性贫血的发生...
...中药的毒性,在广义上泛指药物的偏性,在狭义上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在《本草纲目》中将药物的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中药中的商陆、细辛、苦杏仁、何首乌、附子等有不良反应的毒性。...
...对患脓毒症的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查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一般常可达(20~30)x109/L以上,或降低、左移、幼稚型增多,出现毒性颗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