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散漫和大的综合体,而是由于散漫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脉体较正常为大,如此而已。 在《脉经》以前,散一般不见得都属于病脉。在正常人中散是描写那种较为松散不紧张的脉。例如《索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
...或有难予者曰∶脉有七表、八里、九道,而无弦、钩、毛、石,书何谓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也,且其义安在?予曰∶此阴阳升降之理也,三才原一太极。春弦者,肝之脉也,与胆为表里。夫阳气自地而升,此时其气尚微,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
...之说,为有理也详却疑说。 戴起宗曰:《脉诀》,因男子左肾右命,女子左命右肾之别,遂言反此背看,而褚家以尺脉盛弱解之,褚氏又以女人心肺,诊于尺倒装五脏,其谬又甚。不知男女形气精血虽异,而十二经脉,所行始终,五脏之定位则一也,安可以女人脉位为反耶...
...误后学,我鉴于讲了《左右之误》,因此给予如下更正。 这里讲的左右,是以我们自己身体做参照的。 [原创]刘氏脉诀 肝脉总论 肝性喜柔,欣欣欲秀。条达而荣,遏抑而憔。 平和之际,微弦有神。粗细浮沉,安适为要。 旺乃邪盛,弱为正消。年少偏旺,...
...2。第二节 脉先兆的临床意义一、三部九候的疾病预报意义三部九候诊法通过九候脉象的对比对疾病的轻重预后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尤其三部脉是否协调可以判断疾病的整体变化,如三部九候不协调则提示预后不良,《素问·三部九候》说:“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
...云岐子曰.九道脉者.从天地九数之理说也.经曰.善言天者.必有应于人.是以天有九星.地有九州岛.人有九脏.亦有九野.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法也.以长为干.清阳发腠理.以短为坤.浊阴归六腑.以虚为离.心中惊则血衰.以促为坎.脉进则死.退则...
...之寒湿与疝同法,腹痛、足清、头痛。”(《紊问·五脏生成篇》)按此应为紧脉早期之说解,其主病亦为寒与病说明确是紫脉,但《内经》以肝脉弦,此处青脉之至云云可证其时紧与弦有时不能更明确的划分。《内经》中亦有明确说紧脉的,但为数不多。例如《索问·...
...一、所候:人迎气口之部位,医家有二说,一说在手部,一说在颈部,丹家同意后说,即结喉两旁人迎穴处,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足阳明胃经穴也,但诊胃时不用它,用其候上下气血盈亏。二、部位:如前述。三、诊法:用平指劲,以食指平对颈横纹有动脉处候之...
...凡脉空大无根,按之即散,此阴虚而元气将溃也。用酸甘之剂,敛气归根,脉渐坚敛而实,即为转关,可望生机;若敛而不实,愈硬愈空又去生远矣。尝见湿温,夹伤生冷,先妄发汗,继过清渗,三焦气怯,膀胱气陷,咳而气上冲击,遍身大汗,大便微溏,小便短涩,舌...
....是知诸中客邪当急.诸主自病.当缓.前说七表.乃春夏具三阳.后说八里.乃秋冬具三阴.经中论反交错生疾.得本位以常法治中.互相为病.当推移所在主客.相合脉证.根据缓急治之.假令恶寒也.里之表也.当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缓发之.是渍形以为汗也.如不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