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痰色为先_【中医宝典】

...咯痰是生病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注意观察痰的颜色,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并判断病情轻重有帮助。 黄色脓性痰液:多见于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导致的继发性感染,相较白色黏性痰液,炎症较重。 黄绿色痰:由一种特殊的细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869.html

观察的内容_《基础护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出来。如休克病人皮肤潮湿、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巩膜和皮肤黄染时表示黄疸,常是肝胆疾病的症状;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因缺氧而使皮肤粘膜、特别是口唇及四肢末梢出现紫绀;失水病人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因此,观察病人时应注意皮肤的弹性、颜色、温度湿度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hulixue/1009-21-1.html

鼻涕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鼻涕,是由人的鼻粘膜分泌的一种无色、透明,稍有粘性的分泌物。对于人体来说,鼻涕有湿润空气,吸附细菌及灰尘,保持鼻腔湿度等作用。一些疾病往往引起鼻涕的量、颜色以及性状的改变。一、颜色(1)黄色粘稠量多的鼻涕 这种鼻涕非常粘稠,不易擤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6-4.html

陆德铭_二、识是关键,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陆师强调临床诊治首先识,把与辨证结合,成为其临床思维特色。1.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不仅讲辨证,也强调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清代《兰台轨范·序》:“欲治病者,必先识之名, 能识病名而后其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其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皮肤颜色变化预知疾病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宋萍大夫说,肌肤的颜色和光泽能反映肌肤的营养情况,也能反映内在脏腑的健康状态,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警报。 暗黄色警报:脾胃不合积毒素 肌肤出现暗黄、发灰的颜色,在都市女性中颇为常见,暗黄色所预示的身体问题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305.html

观皮_《百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皮肤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的充盈度,色素量的多少,皮下脂肪的厚薄等因素有关。①皮色变白。皮肤粘膜苍白可能是由于贫血(血红蛋白量减少)造成。如果单纯皮肤苍白就不一定是贫血,有可能是寒冷刺激或井下长期作业久不见阳光等原因,一旦条件和环境改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baibingzice/114-2-8.html

如何观察血气的水平和趋势_《人体使用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谈了许多血气的观念和模型,可是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血气水平的高低呢?虽然目前仍然没有适当的仪器很方便的测量人体的血气水平,但是我们有几个简便的方法用在一般的诊断中。最简单的是观察嘴唇和牙龈的颜色,这个部份会明显的反映身体内血液的颜色,而且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rentishiyongshouce/1102-12-5.html

望面色、面容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本身的气血都上行于面部,所以面部的色泽可以直接反映内脏气血的盛衰与否;而从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上看,面部的血管丰富,皮肤薄嫩,一些色泽变化也容易显现出来,方便观察。望面色时需从气与色两方面着手,而气又较色为重要。因为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4-2.html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_《皮肤性病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排列)(3)皮疹的颜色(4)皮疹的硬度(5)表面的性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平滑、粗糙、凹陷、隆起、境界清楚与否等。(6)部位:某些皮肤病有一定的多发(好发)部位,这对确诊一种有一定帮助,此外要观察是对称性还是偏侧性,是四肢伸侧还是屈侧,是泛...

http://qihuangzhishu.com/1000/9.htm

皮肤念珠菌应该如何预防?_皮肤病_【中医宝典】

...1.积极治疗易诱发本病的原发疾病,如、恶性肿瘤及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 2.合理应用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需长期应用者应严密观察发生各种念珠菌的征兆,并予以及时处理。 3.皮肤皱褶部位、尤其是多汗者应保持清洁干燥;注意口腔及外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670.html

共找到212,9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