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眼烧伤家庭应急处理_五官眼科眼外伤_【中医宝典】

...[病因] (1)酸性化合物如硫酸、盐酸、硝酸等损伤。 (2)碱性化合物和氢氧化钠、石灰和氨水、氢氧化钾等损伤。 (3)其他强刺激化学物质损伤。 [临床表现] 伤立即引起眼部疼痛、流泪及视力障碍。 [诊断要点] (1)有明确化学外伤史。...

http://zhongyibaodian.com/wuguan-2/b27298.html

烧烫伤家庭急救与康复保健_【中医宝典】

...火辣辣刺痛感;Ⅱ度:患处起水泡,疼痛;Ⅲ度:烫伤皮肤剥落,创面苍白,疼痛消失。无论那种烫伤都需要急救处理。 烧烫伤家庭急救 1.若身上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衣服或用水浇灭身上火;也可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灭火苗;或用被子、毯子、大衣等覆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875.html

强酸中毒症状及急救_【中医宝典】

...强酸是一种腐蚀剂,包括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氟酸等无机酸,有强烈腐蚀性和刺激性,经口服、皮肤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蒸汽,会引起呈界线明显组织灼伤并酸中毒。 强酸一旦进入人体,除灼伤外,还可使蛋白质与角质凝固,溶解或造成组织坏死以及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747.html

食管腐蚀性灼伤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食管腐蚀性灼伤_查疾病_【疾病大全】

... (二)发病机制 食管腐蚀性损伤程度与吞服腐蚀剂种类、剂量、浓度及食管解剖特点有关。强酸和强碱食管灼伤一般都严重,可引起黏膜充血、水肿,24h黏膜发生糜烂,组织坏死。若侵蚀食管全层,则食管穿孔,形成食管周围脓肿导致全纵隔感染。实验...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ShiGuanShaoShang256171.htm

孩子误服药物应急处理_急救常识_儿科急救_【中医宝典】

...;若为强酸,禁用胃管以免损伤食道、胃粘膜,应立即服石灰水、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粘膜;若为强碱,应立即服用食醋、桔汁、柠檬水等,然后立即送医院。 吃了有毒性药物,在采取急救措施,可取绿豆100克、甘草20克,煎煮30分钟服汤以解余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10377.html

一般急救原则_【中医宝典】

...对受到化学伤害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紧急处理是:--置神志不清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115.html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_【中医宝典】

...中毒者头脑仍有清醒意识,也想打开门窗逃出,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往往无法进行有效自救。 急救措施 因一氧化碳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煤气自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6756.html

灼伤_《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较多见是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灼伤。最常见是氨灼伤,由于其极易挥发,常同时并有上呼吸道灼伤,重者并有肺水肿。眼睛溅到少量稀释氨液就易发生糜烂,且痊愈缓慢。【现场急救】皮肤碱灼伤 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皮肤20...

http://zhongyibaodian.com/jiatingyixuebaike_zijiuhujiu/1049-6-3.html

急性中毒急救原则与技术_《现代院外急救手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量服化学制品、农药等会使人中毒而致死。常是误服,也有自杀而服者。不论何种中毒原因均应立即急救。发现有人服毒,要迅速做以下工作。问病人:立即询问病人服何种药,服多少。病人意识不清楚或拒不回答时立即查线索。查线索:迅速询查看病人周围,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daiyuanwaijijiushouce/999-11-1.html

产后中暑急救措施_【中医宝典】

...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而体温下降。其急救措施为: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170.html

共找到949,0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