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是血中11种补体成分之一。测定C7含量有助于强制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补体C7降低见于肾脏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扩散性淋球菌感染等。...
...型态),以极小的频率有规律地同时发生的现象。补体成分的多态性是Alpert和Propp 1986年在人的C3中首次发现的。此后,已从基因型和表型水平获得有关不同种内补体缺陷与补体多态性的知识,并从四个水平研究了补体的多态性:①通过对血清中天然...
...补体C3裂解物是在补体活化过程中,补体C3被C3活化酶等裂解后形成活性片段。补体裂解产物的检测不仅能反映补体系统活化程度,而且能监测病情、辅助诊断和治疗。 补体C3测定值增高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肾脏疾病、...
...MMPs)是否可作为透析患者的炎症标志物还所知甚少。 美国查布尔希尔北卡罗来纳大学肾病与高血压 target=_blank>高血压科的Preston GA及其同事应用ELISA法检测了血清MMP-2、MMP-3、IL-6和CRP水平,受试者...
...总地来讲,补体缺陷并发感染时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良好,但根本治疗应在于纠正补体缺陷。有些学者采用替补性治疗,即将纯化的缺陷成分输入患者体内以纠正缺陷。替补体疗法可将缺陷的补体成分水平补足至正常水平,又可改善临床症状。有些学者采用输入新鲜血浆...
...C1q是构成补体C1的一个重要成分,分子量为390000,由6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对称的六聚体,当两个以上的C1q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M或IgG的Fc段结合后,C1q构型发生改变,导致C1r和C1s的相继活化,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临床上...
...病人血清中存在类风湿因子,它是一种巨球蛋白,即沉淀系数为19S的IgM,能与变性的IgG相互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或血管壁,通过补体系统的激活,和粒细胞、大单核细胞溶酶体的释放;引起炎性组织损伤。患者血清及关节滑膜液中补体水平...
...作者:上官毕文 黄醒华 王 维 补体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疾病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活化过 程中产生的几种生物学活性片段,如:补体C3a、 C5a、C5b-9 在炎症反应的生理 、病理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已有学者将活化...
...第二组为调节与控制补体系统活化的分子,包括:C1抑制物(C1INH),C4结合蛋白(C4bp)、膜辅因子蛋白(MCP)、促衰变因子(DAF)、蛋白S(PS)、H因子、Ⅰ因子、血清羧肽酶N、S蛋白、CD59、SP40/40及同种限制因子(HAF...
...冷球蛋白(cryoglobulin,CG)是指血清中在4℃时不溶解,30℃易于聚合,而在37℃时溶解的一种病理性蛋白质。冷球蛋白可存在于许多临床疾病中。它能结合补体产生炎症反应。而类似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疾病。 Folin-Lowry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