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asis组,出血控制到略有轻微的渗血的平均时间为62秒,而在对照组中为250秒。作者强调,新止血剂有效的止血效果在全部7个临床中心结果一致。 尽管也用其他的纤维蛋白胶,但这是首次应用患者自身血浆,于术前抽取20-30mL的血,用于(...
...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 c)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d)血液循环中...
...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 b)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 c)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在正常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用一个小撞针或注射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止血功能...
...时,抗纤溶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但不宜久用。 2.替代治疗 在使用纤溶抑制剂的基础上,可输入冻干人纤维蛋白原或新鲜血浆,合并出血者可输新鲜血.以纠正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缺乏。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主要表现为血浆蛋白的含量改变。血浆蛋白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微量的酶及酶原(如凝血酶原)等。正常人血浆蛋白总量为6-7.5克%,其中白蛋白3.8-4.8克%,球蛋白(α1、α2、β、γ)2-3克%,纤维蛋白原0.2-0.4...
...上节中列举了一些血浆蛋白的正常参考范围,但必须指出这些数字是相对的。根据多个实验室选用的方法和蛋白质标准品有差异。特别应提及,近年来许多评论家对“健康”与“疾病”个体正常值的界限提出了更有实用价值的新概念(参阅第二十二章)。除此之外,由于...
...凝血酶的作用而发生的凝聚现象称为“副凝”。在血浆中加入鱼精蛋白检测有无纤维蛋白单体的试验即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3P试验)。DIC晚期由于纤维蛋白原大量消耗,纤维蛋白单体失去...
...血浆蛋白质多方面的功能概括为:①营养;②缓冲与胶体渗透压;③运载(包括类固醇、甲状腺激素、维生素与、脂类、金属与微量元素、药物等);④免疫与防御功能(包括免疫球蛋白与补体);⑤凝血与纤维蛋白溶解;⑥各种醇的特殊功能;⑦代谢调控等几大方面。血浆...
...虽然DIC病人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微血栓形成,但是病人最初的临床现表现为出血,引起出血的机制有以下可能:(一)凝血物质的消耗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特别是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Ⅷ、Ⅹ、Ⅷ的血小板普遍减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