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总论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膀胱为府,而亦以胸中为府,观《伤寒论》陷胸诸汤、丸及泻心诸汤,皆列于太阳篇中可知也。至于人病伤寒,其六经相传之次第,详于《内经》素问热论篇,谓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肌肉,其脉侠同夹鼻...

http://qihuangzhishu.com/513/298.htm

新安医家以儒理为权衡_【中医宝典】

...□ 张贵才 安徽省黄山市卫生局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思想的启示下,历代很多的新安儒士或科举不第、或父母患病医治不效、或见庸医误人而毅然决然弃儒弃贾,纷纷走上岐黄之路。由于他们许多人都是从小熟读经史儒学典籍,由儒而医,他们以儒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78.html

失语的中医急需文化复兴——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其战略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文献学、中医语言文字学医古文。还包括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如中医伦理学、中医人类学、中医心理学、中医生态学、中医环境学等等。 这些子学科中,中医哲学无疑是中医文化学的核心。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的学问,中医哲学就是中医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9.html

瘀血《金匮要略》中的诠释_【中医宝典】

...风寒积聚病脉证病治第十一》积者,脏病也,终不移,等。瘀,积血也。汉·许慎《说文解字》瘀血只是种类型,血瘀结聚于脏腑脉络,根蒂深固,称为血之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癥:见于《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6.html

水疝病太阳太阴阳明 冯世纶临证实录十九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当归10克。7剂,水煎服。 2010年4月26日二诊:药后水疝好转,大便畅利,每日1行家长用非常好描述,尚有盗汗、口干。舌苔白,根腻,脉细弦。辨六经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桂枝龙骨牡蛎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细辛方证。处方:桂枝...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56.html

太阳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百元,还是不好。范老看了三次,每付药只四、五味,一共只花了一元零一分钱,病就治好了,真使我感动。遂返回家乡。其后,向其亲属追访,知病未复发。【按语】三叉神经痛,目前病因还不十分清楚。老年人患此病尤多,可能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有关。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4-0.html

中和_【中医宝典】

...,而中医学以《素问·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中的六经和五行人为依据,划分人群体质。 人类对中和平淡的认识,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又有很大程度的区别。我们研究时,不要仅限于解读某人、某一方面的发现,还必须将其还原到当时学术的主体框架中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47.html

总观六经病欲解时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阳道常饶,阴道常乏。这是句天文上的术语,饶就是长的意思,富足的意思,乏,就是短缺。我们从天文上看,日为阳月为阴,日的自转周期是年,月的自转周期是一月,阳的周期大大地长于阴的周期。这一点上,三阳的欲解时三阴的欲解时正好这个阳道常饶...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14.htm

两汉经学东汉和西汉的古文经学今文经学_儒家_【文学360】

...仅仅是文字篇章的差异,主要在于它们对经书的解释治学方法的不同。 今文经学认为孔子是为汉制法素王,而古文经学认为孔子只是古典文献的整理保存者,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今文经学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政治思想所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65.html

六经病证的分类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却又有中风伤寒的区别。1。太阳经证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经受外邪侵袭、邪肌表,经气不利而出现的临床证候。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l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于肌表,卫气不固,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出现的种临床证候。临床上亦...

http://qihuangzhishu.com/92/77.htm

共找到888,8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