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正脑术—震荡疗法_【中医宝典】

...有青铜器具。1979年在乌审旗东部的一个古代战场遗址上,发现了不少青铜制品:匈奴箭镞,装在一口陶罐里的青铜刀三把,精制的青铜铗三把,小青铜针三支。经考证,认定这是一套匈奴时代的外科军医器械。 蒙医正脑术是蒙医的一大治疗特色,被整理载入了不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79.html

铜人针灸经》在线阅读

...《铜人针灸经》,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00.html

清太医院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清太医院针灸铜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藏 光绪二十八年太医院迁至新址——地安门外东大街。因原珍藏的明正统铜人被俄军掠去而重铸一铜人,铜人完成后置太医院新址铜神庙,1925年移交故宫,1936年移交南京博物院。1956年6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0.html

赤脚医生当代性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能快捷而有效地满足农民群众的一般医疗需求。没有赤脚医生这一群体发挥作用,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而这种压力无疑将向上传导并聚集。 在宏观层面,赤脚医生的当代性决定于国家处于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决定于国民中有8亿农民这一巨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08.html

蒙医正骨学_【中医宝典】

...留学生讲授正骨手法。由此,蒙古正骨手法流传于国外。清代,正骨朴者开始用冰块施麻后再行正复。清肛科尔沁有名正骨医那仁阿柏1770~1855的正骨术更是独具一格,因其医术高超,曾被誉为“有仙女般灵巧手的神医”。他教其子说:“正骨医之双手,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05.html

蒙医内科学的发展及基本病因剖析(2)_【中医宝典】

...4、蒙医内科学中的基本病因剖析 4.1赫依病 赫依病相似于中医“气和风”,认为是推动人体生命的功能和力量渊源。包括神经衰弱、神志异常、健忘疲倦、无力、无规律性疼痛、头晕、耳鸣、麻木、抽搐、瘫痪等症状。蒙医认为当赫依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00.html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8.htm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1.htm

卷二_《铜人针灸经》

...今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计二百九十穴 上星一穴,在额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容豆是穴。督脉气所发。主疗头风,头肿皮肿而虚按:据《针灸大成。督脉考正穴法》所引《铜人》原文,应为“头皮肿,面虚”,应是。鼻塞,头痛。针入二分,留十呼,泻五吸。...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3.html

蒙医伊希巴拉珠尔学术思想_【中医宝典】

...临床实践方面也更加丰富。 古代传统蒙医虽然很早就有了"寒热理论"指导当时的临证实践,但还没有系统化。后来传入的《四部医典》,对寒热病虽有论述,但只对热病有较详细的论述,而对寒病(寒性病症)并没有专门章节论述。伊希巴拉珠尔在临床实践中对蒙古地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61.html

共找到265,5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