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的三根_【中医宝典】

...蒙医同中医、藏医、维吾尔医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医药学的宝库。蒙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的部分基本理论和中医学的有关知识,并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思想为指导,经几千年实践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民族医学。 蒙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三根、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89.html

蒙医诊断_【中医宝典】

...蒙医诊断包括问诊、望诊、触诊三种方法,简称三诊。这是蒙医观察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通过三诊得来的临床症状及体证,运用蒙医的理论指导,结合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及发病原因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对疾病的诊断。蒙医诊病中,很注意对病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6.html

蒙医谈饮食_【中医宝典】

...·蒙古族饮食分类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有3类,即粮食、肉食、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 ·蒙医认为饮食要节制 饮食的营养丰富,可使人体五脏强盛,六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87.html

自血穴位注射+放血治疗痤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痤疮主要病因为素体阳热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渐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 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为中医一种特殊的针灸外治疗法,亦是痤疮的治疗新手段,本疗法是依据痤疮发病机理来完成的。因耳廓(耳背)血管丰富,也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926.html

蒙医方剂_【中医宝典】

...蒙医方剂一般由二味或数味药所组成。蒙医常用成药,很少开方。蒙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也是辨证施治。配方分气味、性能二类。药物分主、辅、佐、使。一般成药有400余种。已知蒙医传统配方、单方、验方共有1500多首,绝大多数为复方制剂。 蒙成药剂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8.html

蒙医基本理论_【中医宝典】

...人体的本基是“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赫依属气,希拉属火,巴达干属土和水。 蒙医以“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所谓“赫依”,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赫依”在发挥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4.html

蒙医铜人(当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该铜人为一位成年裸体男子,人物造型及佩带饰物具有鲜明的蒙族艺术风格,共有穴位538个,各穴位置与排列方法与汉医不同,体现了蒙医针灸的特色。 “蒙医铜人”图 “第十六绕廻庚辰年”(1940)铸造/高61cm 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藏 该铜人为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3.html

蒙医的敷疗和灸法_【中医宝典】

...外敷疗法和灸法在蒙古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人很早就用蘸油烤热的毛毡做热敷,又把石头、砖头、食盐等烤热后做热敷。这些极为简易的原始疗法逐步发展成为热敷疗法和灸法。 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经典《内经·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之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99.html

耳尖放血加贴敷治麦粒肿_【中医宝典】

...针刺入耳尖穴1毫米深,然后两手挤压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再用事先准备好的粘有王不留行的胶膏贴压耳尖穴,按压贴压处5~6次。对侧耳尖穴行同样方法操作,嘱患者每天按压贴敷处3~4次,每次5~6下。放血疗法1日1次,一般3次即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636.html

蒙医独特的按摩疗法_【中医宝典】

...蒙医传统按摩疗法具有民族特点,施术时大多使用牛奶、驼奶、奶油,奶酒和银碗。 早在匈奴时代,就有苏武自刺后,用按摩疗法,蹈其背部而使他复苏的记载。拉西朋斯格的《水晶珠》记载了14世纪时用驼奶按摩治疗巴图孟克可汗痞症病一事。《黄金史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85.html

共找到16,8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