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万安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永类钤方》长葫芦万安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永类钤方》:长葫芦万安散【处方】锦纹大黄4两(微炒),槟榔半两,地萹蓄半两,小茴香4钱,麦芽1两半,瞿麦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酒积。【用法用量】每服8钱重,临卧酒...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anghuluwanansan.html

第三十一回 蚌宫斗法 葫芦藏仙_《八仙得道》

...幸各仙俱有避水之法,水至身边便豁然分裂,并不着些微损害。铁拐笑了笑,说道:“这非得我的葫芦来盛一瓯子不可。”慌忙开了葫芦,念念有词,但见汹涌洪波一齐流向葫芦之中。老蛟大怒,尽发南海之水来淹群仙。谁知水势越大,流入葫芦也越快,葫芦之外一点儿不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449.html

葫芦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名称]葫芦 [性味]味微苦、性凉。 [归经]入脾、胃经。 [作用]清热解毒泻火。用于口腔溃疡、口臭、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099.html

中医药文化文化宝库中的瑰宝_【中医宝典】

...中华大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医药文化,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可以分为古代中医药文化、近代中医药文化、现代中医药文化和当代中医药文化,它们一脉传承、承前启后,又各有特点。古代中医药文化的主题是起源、形成和总结,近代中医药文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44.html

葫芦_《滇南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葫芦(图),味甘、淡,性寒。阴也。冷胃,动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发腹中风湿、痰积。有风湿痰积食之,发出风疹,瘙痒,不宜多食。葫芦,气味甘、冷。主治解热、除烦、润肺、通淋、利小便,多食令人吐利脚痛。──模板卷八...

http://qihuangzhishu.com/939/197.htm

葫芦酒_《医林改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治腹大周身肿。自抽干葫芦,焙为末,黄酒调服三钱。若葫芦大,以黄酒入内煮一时,服酒颇效。取其自抽之义。...

http://qihuangzhishu.com/163/98.htm

葫芦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葫芦味甘平微毒,利水消浮止渴烦,瓠虽稍苦性无异,虚胀冷人切莫吞。葫芦,亦瓠也。《诗》谓之壶,枯者可为壶,嫩者可为茹。有甘有苦,苦如胆者堪渡水,不堪食与入药。主大水面目浮肿,下水令人吐,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下石淋,吐蛔虫,疗...

http://qihuangzhishu.com/346/668.htm

葫芦壳_《中药学》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面目浮肿、大腹水肿等症,常与猪苓、茯苓、泽泻等药同用。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处方用名】葫芦壳、陈葫芦(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http://qihuangzhishu.com/69/191.htm

中医药文化内涵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正当许多人对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滞后、部分中医院不姓“中”现象严重而忧心忡忡时,7月,《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发布让我们眼前一亮。 诚然,中医药事业发展滞后、中医“西化”的原因有很多,如中医药服务价格过低、投入补偿机制不完善等,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2.html

文化的解释_文化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culture 仰韶文化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civilization 中国文化 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

http://hanwen360.com/c/77163.html

共找到9,5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