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便,朕何赖焉。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刘挚辞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祐元年十一月)》苏轼 览表具之。 道有行藏,时有用舍。 岁不我与,难以智求。 道之将行,岂容力避。 大言大利,固当安而受之;小行小廉,非所望于卿者。 成命不再,可无复辞。 ...
...《端砚铭》苏轼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 篝火下缒,以出斯珍。 一嘘而泫,岁久愈新。 谁其似之,我怀斯人。 《孔毅甫龙尾砚铭》苏轼 涩不留笔,滑不拒墨。 爪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厚而坚,足以阅人于古今。 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孔毅甫凤咮...
...复用旧。 况秉节推忠之士,将欲甄收;而作新立法之人,旋行降黜。 如臣者擢从远郡,俯届大邦。 岂意寒灰之复燃,试其驽马之再驾。 每思至此,其念尤深。 敢不云云。 《杭州贺兴龙节表》苏轼 帝武造周,已肇兴王之迹;日符胙汉,实开受命之祥。 弥月载临...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元祐三年)》苏轼 霭霭龙旗色,琅琅木铎音。 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 旸谷宾初日,清台告协风。 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 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 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 圣主忧民未解颜,天教瑞雪报丰年。 苍龙挂...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景祐三年十二月(按公元已是1037年初)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市),年六十六。他生活在宋朝比较“承平”的一段时代里。在他生前五十八年,北宋...
...不愧于古人。 果膺选抡,益登清要。 未遑驰问,先辱惠音。 《答新苏州黄龙图启》苏轼 伏审光膺诏函,移牧吴会。 先声所被,惠政已孚。 自顾妄庸,敢论畴昔。 既联法从之末,又窃邻光之余。 金华玉堂,帝左右之高选;武林茂苑,江东南之要藩。 虽才分...
...“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
...国语辞典 新制定的法律。 韓非子.定法:「晉之故法未息,而韓之新法又生。」 文明小史.第十二回:「因這位總督大人很講求新法,頗思為民興利,從他到任七、八年,紡紗局也有了,槍砲廠也有了。」 新制定的曆法。 南史.卷七十二.文學傳.祖沖之傳:...
...苏东坡称谓的由来 北宋大文豪苏轼(1037的的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们因其号而称之为苏东坡。至于东坡居士的来历,还要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起。 白居易(772的的846),唐代著名诗人,自乐天,号香山居士,曾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1、苏轼智慧故事:苏东坡妙堵后门 2、苏轼智慧故事:苏东坡巧骂贪官 3、苏轼故事:苏轼“欺”师 4、苏轼故事:东坡肉的由来 5、苏轼故事:东坡鱼的由来 6、苏轼故事:苏轼出人头地 7、苏轼故事:苏轼生死一线 8、苏轼故事:“尸骨”未寒 9...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