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_【中医宝典】

...脉象如“浮数”、“沉迟”、“沉细弦”,“沉细迟涩”等混合并见。这些兼见脉象,必须结合其它诊察资料,才能对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盛衰作出判断。 (2)有关脉与的取舍问题:当脉象与候不相符合时,可考虑“舍脉”(即舍去脉的假象而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脉不症_《诊脉三十二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语曰.表症.汗之常也.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仲景急救其里.用四逆汤.此脉之沉也.里症.下之常也.日晡发热属阳明.脉浮虚宜发汗.此脉之浮也.结胸具.常以大小陷胸汤下之矣.脉若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是宜从脉.而治其表也.身疼痛.常以桂枝...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248-33-0.html

晁恩祥风论治呼吸系统疾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风论治 哮喘病的治疗,历代多遵丹溪的“凡久喘之,未发宜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旨。晁恩祥根据多年的临床症状学观察及反复验证,提出了风论治哮病的学说,总结了一系列风邪为患的症候学特点,补充了“风哮”型;指出风邪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100.html

溯源_【中医宝典】

...关键词:痰 杂病 温病 病因病机 摘要:本文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各历史时期痰论治的特点和成就,经历了痰饮论治发展到杂病治痰,再到温病治痰;水、饮、湿的论治到百病治痰,再到痰论治急性热病等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中医“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3.html

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者反治”,就是说,用药逆候而治是“正治”法;候而治是“反治”法,各详该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nicong-2567.html

甚者之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甚者之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应顺从假寒,假热的假象,采用一股称为“治”的“反治法”。 【甚者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甚,是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如热极似寒(内真热而外假寒),或寒极似热(内真寒而外假热),应顺从假寒,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57.html

中生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侯均为“寒中生”。 【寒中生】 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侯均为“寒中生”(“中”字在这里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677.html

脉不症_《诊脉三十二辨》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脉语曰.表症.汗之常也.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仲景急救其里.用四逆汤.此脉之沉也.里症.下之常也.日晡发热属阳明.脉浮虚宜发汗.此脉之浮也.结胸具.常以大小陷胸汤下之矣.脉若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是宜从脉.而治其表也.身疼痛.常以桂枝...

http://qihuangzhishu.com/248/33.htm

龙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自拟得此汤后,凡遇此等,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全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全愈。名曰...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conglongtang.html

浅谈胃脘痛肝论治_【中医宝典】

...关键词:胃脘痛 肝论治 胃脘痛是消化系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状,因六淫、七情犯肝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胃脘,均可导致胃气上逆而脘痛发作,临床上有一些反复发作性脘胁胀痛不愈肝着手用药而获显效,现介绍如下。 1肝论治生理病理基础 肝与胃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30.html

共找到212,7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