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瘕瘕,名日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根据腹并结合发病而断定疾病。“腹满寒疝宿食篇”有:“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判定病情之虚实,腹有时显得非常重要。仲景着作中论及腹切诊地方很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闻声 问诊 望 死候 脏腑分发于面部 诊脉要诀 决死生 辨七表八里九道之非 决死期 奇经八脉 卷二 浮 迟脉 滑脉阳中之阴 洪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index.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项灵敏、综合性生理信息,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和兴趣,已成为当前无创性检测方法开拓项目。”客观化研究概论介绍》当代脉学专家寿小云教授今年六月份在贵报发表钩玄》云:“脉象生理研究认为:支配血管舒缩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有力是里实,沉而无力是里虚。迟脉脉象种。来迟慢,医生次正常呼吸,患者脉搏不够四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多属寒证,但也可因阳气被实邪阻滞而致。此外,久经锻炼运动员,脉搏多迟缓有力,不属病。齿痕边缘见牙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中医常见病图谱_【中医宝典】

...“”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依据。人体内脏功能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是其中很重要一环。 最健康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层雾状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6.html

要领之位数形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这是清人周学海提出种方法,他认为脉象所有变化都在四者之中,故日:“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 周氏又对此作了具体阐释:“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而体也;势者,敛舒伸宿进退起伏之有盛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5.html

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气口或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分配脏腑几种学说比较表 1、诊脉独取寸口理论依据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病变?《素问·五脏别论》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入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热科学理论解析中医机理_【中医宝典】

...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采用热科学理论与方法。运用红外热像仪,对中医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他生物参数进行合理分析处理,分析说明了中医科学性和客观性。 红外热像仪是种采用非接触方法直接测取物体温度场精密仪器,其特点是快速、实时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403.html

经络与色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太阴肺经传注于任脉,经膺、颈部上行至口鼻,连督脉,经巅顶向下循背脊,绕阴部,连任,上行胸腹,复与手太阴肺经相接见《灵枢·营气》。由此可见,《内经》已提出了通过经络联系,形成了人体气血循环概念。 另外,中医学所提出经脉之气当不止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中医----望_【中医宝典】

...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是中医诊断疾病重要方法。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虚实,疾病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象,通过可以了解脏腑虚实和病邪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2.html

共找到1,076,3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