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症以验为准结语_《临症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上论临症以验为准。而验以浮胖坚敛虚实,干燥滑润阴阳,黑白青黄分脏腑。盖本至中至正之理,以立至简至易之法。轩岐复起,当不易吾言也。至于阴阳虚实四柱,所配补泻寒热诸方,虽是为临症者举其大略,然而无一症不从亲身经历;无一方不从亲手试验者...

http://qihuangzhishu.com/234/8.htm

中医的常见病图谱_【中医宝典】

...“”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的依据。人体内脏功能的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的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最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层雾状的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6.html

决生死_《临症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死之决于脉症者,内经垂训,甚明备矣。而佐以验,则尤显而易见也。故并撮素所经验者,附载于此,以为临症一助。●、如去膜猪腰子者,危。●、如镜面者,危。●、糙刺如沙皮,而干枯燥裂者,危。●、敛束如荔子肉,而绝无津液者,危。●、如火...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yanshefa5385/234-2-5.html

《察辨症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一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论黄、白、黑苔,对其所主疾病病机予以剖析。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与《临床验》合刊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67/90.htm

《察辨症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一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论黄、白、黑苔,对其所主疾病病机予以剖析。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与《临床验》合刊出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85.htm

形容条目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凡察之形容.前已述其提纲.今当集其条目.盖者心之苗.心者身之主.故观之形.可身之病也.有形容.可分脏腑.色有浅深.可辨虚实.然脏腑之病症.皆有虚实.则形容之气色.当有浅深之辨.诸书谓满黑苔而生大刺.干燥底红者.实热也.生...

http://qihuangzhishu.com/736/52.htm

常练功祛病延年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学认为,人的体与整体的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均可从体上反映出来。 中医常通过,以候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故常运体,能使邪火不生、五脏平安、气血顺畅,有利于祛病健身。 是口腔中重要器官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31.html

疮案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克,桔梗3克,生甘草3克,玄参6克,麦冬6克,淡竹叶3克。2剂。 另:生石膏3克,冰片O.3克,青黛O.6克,龙胆草O.6克,蒲黄O.6克,血竭O.1 5克。共研极细末,撒涂患处,1日3次或4次。 二:内外合治,发热已退,腭腐破渐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69.html

不怕上脏,就怕上光_【中医宝典】

...疾病的意义说起。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有专门论述,后来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和完善。人们可以通过诊察病人的颜色、形态、性质、变化,来了解人体内脏的寒热、虚实、气血盛衰、病情轻重等情况,以确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82.html

中医的四----望_【中医宝典】

...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四)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象,通过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2.html

共找到209,3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