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3、8)(一)位置和分部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颧弓,下至下颌角,后抵乳突前缘,前缘达咬肌表面。腮腺体积个体差异较大,重15-30克,其形态不规则,约呈楔形,楔形的底位于浅面,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由于...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primary parotidean lymphoma)是唾液腺淋巴瘤的一种。是一种发生于涎腺的少见恶性淋巴瘤。...
...非炎症性腮腺肿又叫作非特异性或慢性腮腺肿。对此病的发生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本病临床特点为双侧腮腺对称性无痛性缓慢进展性肿大。由于进展缓慢,常在不知不觉中肿大起来,患者无任何自觉不适。腮腺质软,表面皮肤无任何改变,无触压痛。腮腺管不红肿,不...
...肌纤维与皮肤真皮层相连,形成皮肤的自然皮纹,面部手术的切口,应尽可能与皮纹一致(图10-1)。浅筋膜中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等穿行,血管丰富,故创伤后愈合快,但出血较多。面部的静脉与颅内静脉有交通,故面部的感染可能向颅内蔓延。2.面肌(图10-...
...泪腺恶性肿瘤类似,但超声常显示病变为低回声或低反射。 4.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大涎腺中的腮腺,小涎腺以上唇最多见。多见于男性患者,小于40岁者少见,以50~60岁发病最多。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无自觉症状,往往以无痛性...
...近日,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报道,一患者使用头孢拉定后出现腮腺肿痛和高热,提醒临床医生在使用该药时注意。 头孢菌素类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以及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等优点,可作为青霉素的替代药。头孢菌素类药不良反应...
...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 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正常腮腺体薄而软,不易触及。腮腺肿大常见于流行性腮腺炎、为冬春季流行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小儿及青年,主要症状有发热、开始常为单侧,继而可累及双侧腮腺肿大及压痛。化脓性腮腺炎,多为口腔不洁...
...因其接近咽旁后隙,故其症状相似。患侧咽部及颈部疼痛剧烈并可放射至同侧耳内。疼痛影响吞咽及颈部活动。但咽部无肿胀,扁桃体无推移现象,无牙关紧闭。腮腺部位即下颌角处红肿、坚硬、触痛,如炎症局限脓肿已形成则局部变软。...
...西医治疗 治疗上Ⅰ期多采用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放疗推荐剂量40~45Gy。Ⅱ期手术切除后放疗或化疗。腮腺淋巴瘤对化疗或放疗敏感。病变多发性或有远处播散的Ⅲ~Ⅳ期病人,须应用全身化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
...腮腺咬肌筋膜来自颈深筋膜的浅层,在腮腺的后缘分成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缘浅、深两层筋膜又合为一层,覆于咬肌的表面,叫做咬肌筋膜。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密,并发出许多小隔将腮腺分为许多小叶,因而腮腺发炎化脓时,表面不易摸出搏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