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总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甲乙经》中称为“孔穴”、《圣惠方》中称为“穴位”。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59.html

腧穴总论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3-0.html

《黄帝明堂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上取五输穴的原则时令有关,这也符合“明堂”的特点。自《黄帝明堂经》用“明堂”二字命名起,月令相关“明堂”渐渐成为针灸腧穴书的代称,以致“明堂”成为针灸腧穴的代名词。 【传本源流】 在中国,《黄帝明堂经》原书最晚在宋代就已经佚失,但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处方选穴原则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耳针法临床常用的处方选穴原则主要有:按部处方选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选取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穴等;辨证处方选穴法,根据藏象、经络学说,选取相应耳穴,如骨痹、耳聋耳鸣、脱发等取肾穴,因肾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1-4.html

腧穴总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

http://qihuangzhishu.com/93/6.htm

合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小海、脾--阴陵泉、胃--足三里、肝--曲泉、胆--阳陵泉、肾--阴谷、膀胱--委中、手脚三阳经合穴:指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治内府。」)。足三阳经合穴腧穴同(即太阳,委中;少阳,阳陵泉;阳明,足三里),手三阳经穴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exue-1206.html

王惟一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两具针灸铜人均仿成年男子而制,躯壳由前后两件构成,内置脏腑,外刻腧穴,各穴均体内相通,外涂黄蜡,内灌水或水银,刺中穴位,则液体溢出,稍差则针不能入,因而可使医生按此试针,以供教学和考试之用。王氏前所撰针灸著作也名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26.html

异经补母泻子取穴法_《手掌疾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异经补母泻子是指取病经有相生关系的异经五腧穴,施行补母泻子法。例如:肾经虚证,“虚则补其母”,可取肾经有相生关系的肺经(肾属水,肺属金,金生水,肺经为肾经之母),在肺经经气流注时辰刚过的卯时取肺经的母穴输土太渊(土生金)及肺经的本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34/39.htm

循经取穴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全身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线,在针灸治疗时可以在患病局部相同的经脉上。选用远隔患部的穴位。这种取穴的方法即循经取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unjingquxue-2469.html

奇经八脉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积肥其所属的腧穴,故十二经全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6.html

共找到266,4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