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是女性,则医者左手寸部诊察心、小肠,右手寸部诊察肺、大肠,其他均同上。对脉象的特点可以脉位的高低、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大小、势态等方面来认识。正常的脉象是一次呼吸(一息)平均脉跳4~5次(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不浮不沉,...
...《素问·五脏别论篇》说:“气口(即寸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门,何谓也?...
...西方的生命科学、进化论、各种史学理论几乎皆如是。 中国:华夏古代学术从“观象授时”起始,很早就形成了“以时为正”的观念。 中华学术的源头是《周易》。如王弼:“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周易畧例》)...
...见到的,尤其是后三种可以说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所独具的特征,关于血压的变化,通过诊脉原则上是可以清楚的,但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脉诊能得到仪器所不能取得的多种信息,但用诊脉完全取代某些仪器亦并不现实,即以血压(包括高血压病)为例,在...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也是在年龄越幼小的儿童表现越突出。 小儿发病容易,尤其突出表现在易于发生肺、脾、肾三系疾病及时行疾病方面。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
...(一)相类脉比较 在常见脉象中有些脉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必须加以鉴别,下面从位、数、形、势、律五个方面作鉴别: 1.脉位类比较 脉位居中,不浮不沉谓平脉。 浮脉脉位浅显,轻按即得;浮大中空,有边无中为芤脉;浮大无力,不任重按为虚脉;浮软...
...正常脉象古称平脉,是健康无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的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相当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正常...
...春三月、尸经两三日,口、鼻、肚皮、两胁、胸前肉色微青。经十日则鼻、耳内有恶汁流出。胖匹缝切,胀臭也胀肥人如此。久患瘦劣人,半月后方有此证。 夏三月,尸经一两日,先从面上、肚皮、两胁、胸前肉色变动。○经三日,口、鼻内汁流蛆出,遍身胖胀,口唇...
...)讲清楚……”。据推测阿仑达听大约于佛历380年(公元前924年)写完这套有关傣医药的第一部专著。 在傣族医药形成和发展史上,傣族医学文献中记录的内容十分广泛,各种经典描述有同有异,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傣族人民经过千百万年的艰苦实践一一...
...小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细脉图 【临床意义】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8.散脉 【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临床意义】散脉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9.虚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