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宝典】

...,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候肾,如两尺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运指是指法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者三指,诊脉时运动规律总结。可以说,前人丰富诊脉经验,都凝集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论述,是相当丰富,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 1、举按举按是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变化,以诊察脉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指南。 现代研究破译了更多秘密 脉象生理研究认为:支配血管舒缩血管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是交感神经,神经支配下,平滑肌舒缩活动可使血管内径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改变了寸口形态、血流阻力,乃至组织血流量,形成28病脉脉象形态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指期杵,若以指节斜按,则病人寸口无以容其三指,不用三点法不可矣。”所谓三点法,即医者并立三撸,用指端按脊之上,手指与尺肤平面,大约呈90夹角。这是下指变通法,历史上也确有一些用此法诊脉医家。 因为,诊脉要双手,面男为阳,女为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要领之位数形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这是清人周学海提出一种方法,他认为脉象所有变化都四者之中,故日:“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 周氏又对此作了具体阐释:“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而体也;势者,敛舒伸宿进退起伏之有盛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5.html

小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方法,是小儿主要方法。 小儿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部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则以左寸候心、膻中,右寸候肺、胸,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两尺候两肾,左尺配小肠、膀胱,右尺配大肠,又以三部分候三焦。 关于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三种。 遍诊法 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遍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3.html

王叔,对进行系统总结古代医学家_【中医宝典】

...手段之一,也是现在中医临床医生常用诊断方法。王叔和就是对进行系统总结古代医学家。 王叔和,名熙。西晋高平(今山西高平)人。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其生卒年代无确切考证。他出身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贵族,亦有名震当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2.html

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外感之变,以右之气口内伤之变。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产生了很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实用_【中医宝典】

...实用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共找到953,1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