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_《保婴撮要》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加味归脾汤,母子服之并愈。一小儿痈,服伐脾之,脓清不敛,呵欠呀咬,饮食少思,仍用伐脾。余曰∶此脾虚之症也,为五脏之主,当补脾胃,则肝不侮而肌肉自生矣。不信,乃伐肝木,遂致不救。加味归脾汤 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

http://qihuangzhishu.com/615/144.htm

什么是肝不和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肝不和证是指由于肝气郁滞,横逆犯失和降而表现以脘胀痛为主的证候。 【概念】肝不和证是指由于肝气郁滞,横逆犯失和降而表现以脘胀痛为主的证候。又称肝气犯证、肝气滞证。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所致。本证以胸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88.html

处方简单 缓释明显 便于给——中国大制备出苦参素内滞留缓释片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本报江苏讯中国药科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苦参素内滞留缓释片的制备”取得进展:科研人员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为助漂剂,碱式碳酸镁为产气剂,制备了一天给两次的内滞留型缓释片;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59.html

于仲冬下作疼,恶心呕吐,大便燥结。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盅,分三次温服下。因其疼甚剧,肝木不和,但理以芍药、川楝,仍恐不能奏效,又俾用羚羊角一钱,另煎汤当茶饮之,以平肝泻热。当日将服完,次晨复诊,脉象已平,舌上芒刺已无,舌苔变白色已退强半,疼亦大见愈,略思饮食,食稀粥一中碗,亦未呕吐,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469.html

沉香温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内外伤辨》沉香温丸 《御院方》沉香温丸 《内外伤辨》沉香温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内外伤辨》卷中:沉香温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 官桂21克 沉香 甘草(炙)...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enxiangwenweiwan.html

理气之佛手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佛手味辛苦酸,性温,属补益。主要功用是理气和中,舒旰解郁。佛手适用于肝不和,气滞胃痛,胸闷胀,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常配合香橼、香附,苏梗,厚朴、半夏、陈皮、藿香等同用。 佛手配青皮、川楝子,治肝气郁结而致的院庙;配竹茹,黄芩,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425.html

疽_《外科理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人年逾五十。腋下患毒。疮口不合。右关脉数而渴。此胃火也。用竹叶黄 汤(二九)而止。再用补气药而愈。尝治午后发渴或发热。用地骨皮散效。一人性急。味浓。常服躁热之。左一点痛。轻诊弦重芤。知其痛处有脓。与四物加、香附、生姜煎十余帖。痛处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lili/664-9-7.html

中国大制备出苦参素内滞留缓释片处方简单缓释明显_【中医宝典】

...释放50%,8小时释放75%以上,满足12小时释要求,且建立了药物体外释动力学,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表明其释过程为骨架溶蚀和扩散的协同作用。该内滞留缓释片可延长药物在中滞留的时间,在片剂硬度适当的情况下,漂浮作用好,且8小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241.html

理气之沉香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沉香味辛苦,性微温,属补益。主要用为降气,兼能温肾平喘。常用于温中降气、温肾平喘等作用,下面就这些作用做详细介绍。 1、温中降气,由于中气失共和降、气逆为害而出现胸脘肋闷胀、心腹疼痛、呕吐泻泄、冷、呃逆等症。可用沉香降气温而调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422.html

腑气滞-脾与胃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腑气滞 腑气滞亦称肝气犯证,是指木郁伐土,不利于之和降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胃脘胀满,疼痛连,暖气频作,呃逆呕吐,食少嘈杂吞酸,郁闷不畅或烦躁易怒,舌苔薄黄,脉弦。 [分析] 本证多由肝郁气滞致腑气滞,不得散越,故见胃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79.html

共找到166,1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