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章评析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流传极广,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家们。车载说“这一段话就治国为政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无为的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书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2.html

老子·道经·第七章评析

...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有人认为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以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也有人指责老子学说中多讲诈术,尤其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们引用为论据,认为圣人想保住自己的权位,却用了狡诈的方式,耍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名 老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主张?我们如果了解秦汉以上与道家、儒家并列的墨翟——墨子思想,自然容易领会其中的关键所在。 我们都知道,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作用的,便是儒、墨、道等三家。墨子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哲学思想,是特别强调“尚贤”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附录 论王弼易学与老学的关系_《周易注》

..."仅仅说王弼易学是以老解易,或以儒解易,都不是完整全面的评价,应该说王弼的《周易注》是以《易传》和象数易学解释《易经》。" 笔者以为,王弼老学与易学的关系问题与对王弼玄学思想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身是一个问题。 人们常引...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63.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评析

...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困扰,为无为法,为见道的重心所在。譬如五种“见惑”中的“见取见”与“禁戒取见”,就都属于思想见解上的迷惑。由此可见佛家学说与老子相提并论,并非偶然。老子是用归纳方法来简单指示,佛家则用演绎方法来精详分析。无怪宋儒中的反对派,就佛老并称,同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章讲的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的。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老子他说》第一章头头是道,有无主宾,玄元之妙_道家_【文学360】

...、《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1.html

韩非思想

...出来的新法家思想。但韩非的道法家与道家有一些差异。 简单说,韩非子仅取《老子》‘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处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与方式,只要顺着大道即可。但韩非认为无为,落实在君王统治上,应该是无论特定喜好,或不喜好都不能被臣下推测与掌握...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32.html

共找到613,8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