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老子第十章: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_道家_【文学360】

...”是什么?很明显的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在周易·序卦传便:“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4.html

老子第二十三章:这自然不是那自然_道家_【文学360】

...菩萨。只是自然而然,有那么一个能力的存在,它就是“道”。 但需再重复一遍,老子所讲这个“自然”不是佛家所说的那个“自然”。前面已经过,道家这个“自然”,与佛家的“法尔”相同——法尔如是。因为印度有一学派,称谓自然学派,佛学名之为“自然外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2.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六章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的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的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的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的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第二十四章:投鞭断流的苻坚_道家_【文学360】

...,有体有用,道体在形而上的自然,道用却在万物万事,平常日用之间。因此,的道,也正如孔子的门人曾参所著大学一书中所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不能离开此道。 因此,老子前后所说的知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在体而言,有同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5.html

老子第十三章:天下由来轻两臂_道家_【文学360】

...,见于庄子·杂篇让王篇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 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 然而摆之者必有天下。君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 善。自是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5.html

老子第八章:水的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在老子这一节的文言里,要注意它“几于道”的几字,并非若水的德性,便合于道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青年与老子原文-出自准风月谈_【鲁迅全集】

...年西牖书钞引录过该书。 〔6〕 “虚君共和”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曾在上海不忍杂志第九、十两期合刊(一九一八年一月)发表共和平议与徐太傅(徐世昌)书中国不宜实行“民主共和”,而应实行“虚君共和”(即君主立宪)。 〔7〕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08.html

老子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这四个字,有些人重新整理老子,将它归于前面一章,成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做起来很难。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共找到890,5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