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生物感应芯片,可以对生物体的神经细胞受激反应进行模拟和数据分析,为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和脑组织的生物功能开创了新方法。 在一块基片上集成多个微电极而形成阵列,把这样的脑芯片(又称多电极阵列),植入脑皮层,...
...外翻和指甲发育不全,可伴五官距离过远,内眦赘皮折叠,可有性发育迟缓及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等。 (8)Colpocephaly综合征:Colpocephaly综合征是少见的脑部畸形,病因很多,有些是8号染色体三倍体嵌合所致,常误诊为多种类型的脑室...
...一种可鼻内注入的疫苗成功地预防了猴子免受非典病毒感染,一种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可显着减少和消除白鼬肺部和喉部的非典病毒。美国和欧洲科学家在非典防治研究领域取得的这两项最新进展,将刊登在26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杂志上。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
...据新华社洛杉矶11月7日电 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7日宣布,他们研制成了能在11小时内检测出流感病毒株系的芯片。科学家说,这种芯片使用简便、检测结果快速准确,有望帮助人们应对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化学系教授凯西•罗兰和罗伯特•...
...据13日的《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艾滋病病毒,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着效果。 美国马里兰州VIRxSYS公司开发这种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艾滋病病毒,使免疫细胞产生一种“反义基因...
...带有基因的部位,识别出已知人类基因的99.7%,准确率达到了99.9%。在最新的计算中,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的一些区域中隐藏着很多基因片段的复本,此前的估算曾将这些复本计算在内。他们初步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1183个基因是人类在此前6000万...
...”上的30多个基因出现了异常。 据英国《自然》网站21日报道,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近日所做的实验驳斥了这种传统观点。由于老鼠和人共享99%的基因,科学家在老鼠的染色体中找到与人类第21号染色体上“关键区域”相对应的基因片段。他们...
...)结合催化凝血酶原成为凝血酶。当凝血因子Ⅹ缺乏时,凝血酶的产生也相应延迟。 (二)发病机制 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编码FⅩ的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已被成功克隆和测序,FⅩ基因长22kb,包含8个外显子。目前,已经发现...
...表现了脆性。 以往对脆性X染色体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细胞遗传学水平。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该病中一些特殊遗传规律的发现,在对脆性部位的分类,脆性X染色体的特殊遗传方式及其产生机制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
...。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一直在为防范恐怖分子的生化袭击作准备。今年7月,美国通过“生物盾牌计划”法案,拨巨款资助包括炭疽疫苗在内的疫苗和解毒剂的研究开发,以保护美国不受生化武器的袭击。目前,美国科学家还在加紧研制成本更为低廉的炭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