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医药简史_民族中医土医_【中医宝典】

...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五代时期到“改土归流”几百年间,基本还是实践知识的累积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医药体系。清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土人中的有识之士,在前人识药治病,实践知识累积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86.html

壮族的医药发展(4)_【中医宝典】

...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此外,壮医药还常常被披上迷信的外衣,正如《岭表纪蛮》指出的:“蛮人以草药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些杂症,每有奇效,亦以迷信出之”,作者还记载了一次目睹的壮医治疗:“予尝见一患痈者,延僮老治疾。其人至,病家以雄鸡、毫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31.html

侗族医药简史_【中医宝典】

...侗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其历史、文化、医药都靠口传心授,或以长歌形成代代相传,有关医药的文字记载甚少。 (一)古代侗族医药 侗族古歌《玛麻妹与贯贡》记载:"相传古时侗族有个孝子叶贯贡,他母亲生病四处求医,遇医仙玛麻妹,给他母亲治好了病,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78.html

清代中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朝医药交流清代中期以前的中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吴书 朱治朱吕范朱桓传_《三国志》

...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淩最重,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绩嗣。绩...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136.html

发展中的维吾尔医药_民族中医维医_【中医宝典】

...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医学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有“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民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肥脂,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西方来。”的记载。由此即可得知,维吾尔医学早在几千年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97.html

回族医药破冰前行_【中医宝典】

...让人振奋的是,从这些现代化厂房和自动化设备里走出来的,将是古老的回药! 伊正公司董事长杨柏涛介绍,这一项目由国家药监局指定设计单位武汉医药工业设计院承担,自2004年5月动工至今,该厂已完成投资860余万元,动力车间、饮片生产车间和提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22.html

四明药学有专家,《大明》《拾遗》载史册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四明(今浙江宁波),山川秀丽,东南濒海,药材资源丰富,既有大量植物药,还有很多海洋动物药,这为医药家们研究动、植物药,创造了充足条件,因此而造就了不少药物学专家,有史可嵇者,即有日华子、陈藏器等。 日华子,据《本草纲目》称其姓大名明,唐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38.html

畲族医药理论特点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的渊源。在长期的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民间调查、查阅有关医学文献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59.html

医药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_【中医宝典】

...长此以往瑶医断流就是难免的了。几年中医界尚疾呼“后继无人”,那么瑶医药的后继者如何呢?如果目前再不花大力气发掘整理瑶医经验,待老瑶医淘汰之后,后人也就再也看不到瑶医,瑶医药也就要从历史上消失了。 所以,瑶医药要生存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发掘老瑶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96.html

共找到193,8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