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 菟丝子 杜仲 鹿角霜 枸杞 山茱萸 巴戟 黄芪 桑椹 首乌 黄精本方为毓麟珠去川椒、加枸杞、山茱萸、巴戟、黄芪、桑椹、首乌、黄精。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黄精健脾益气;白芍、川芎、当归、熟地、首乌、桑椹补益阴血;菟丝子、杜仲...
...中医治疗咳嗽,常用祛痰的中药如下: 白百部等合用,也可用于久咳多痰的治疗。 竹沥 味苦,性寒,归心、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常用于咳嗽痰多者。 款冬花 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作用。临床上常与紫菀配伍,为常用...
...本病一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脾虚、肾虚为主,标实以痰湿壅盛、气滞血瘀、脾胃热盛多见。治疗大法多为祛痰利水、理气、活血化瘀、清热泻实、健脾益气、补肾温阳等法。1.肝郁气滞肝胃湿热主证:胸胁胀满,脘腹胀满,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口腻,头晕...
...治疗学术语。又称补中益气。指用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健脾可使气血化源充足,达到补气目的,故补脾益气是补气的基本方法。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此时常与人参等配伍。古人认为,黄芪善补肌表气虚,人参善补五脏之气,两药合用,则内外表里气虚皆补,适用于元气虚损较重者。如保元汤、十全大补汤等均是参、芪并用,补力强劲。 补气健脾 黄芪补气,尤长于补中益气。脾胃气虚,疲乏无力,四肢倦怠,...
...衰特征。如林佩琴《类证治裁》云:“凡痛有虚实,按之痛止者为虚,按之痛反甚者为实。”本病之脉象多见虚细或缓弱,舌质多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故本病之治法当遵“虚则补之”、“劳则温之”之旨,以健脾益气、温养中土为主。稍兼宽中降逆、行气止痛以治其标。...
...豇豆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滇南本草》中记述其“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现代研究发现,豇豆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碘、钙、镁、维生素B族等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预防暑天湿邪伤身可用豇豆100克,洗干净后切段,与...
...煮熟成稀粥状,离火冷温,方可食用。 功能:健脾肾,补气血。 主治:脾肾不足,气虚血少,或脑血管供血不足头懵等症(贫血)。 红枣饮料 处方:红枣10个,胡桃3个,麦冬1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红枣,麦冬洗净,胡桃打碎三味共放锅内,加水500...
...目录 《刘炳凡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刘炳凡方》: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广皮3克,升麻3克,桔梗3克,苍术5克,晚蚕砂10克。【功能主治】益气...
...久病体虚,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水湿不化,湿浊内生,湿热内蕴,下注大肠所致,故治则以益气健脾清解为主,常用经验方为:炙芪、党参、炒白术、淮山药、扁豆衣、白茯苓、川柏、马齿苋等加减。经此药治疗颇能得到满意的疗效。柏连松教授除用中药内服治疗慢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