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子肉6克,千层纸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2)生地15克,玄参9克,诃子9克,丹参9克,丹皮9克,桔梗6克,桑叶9克,蝉衣3克,麦冬9克,薄荷5克,甘草3克,参须9克,蜂蜜30克。先将参须蒸出汁备用。再将生地、玄参、诃子、丹参...
...家桑经霜者良。苦,寒,有小毒,家桑叶无毒。浓汁服治香港脚水肿,尤利二肠,水煎服治霍乱腹痛,更住吐并敷风痛,研汁涂小儿吻疮,兼疗金疮。炙熟煎饮,代茶止渴。熬热而止汗,治劳热而除嗽,利五脏而通关,退诸风而下气。最能明目长发,尤解蜈咬蛇伤。赤...
...【药用】本品桑科植物桑树的叶。【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入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临床应用】1.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症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2....
...目录 《医醇剩义》赤芍连翘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醇剩义》:赤芍连翘散【处方】赤芍1钱5分,连翘2钱,葛根2钱,花粉3钱,豆豉3钱,防风1钱,薄荷1钱,独活1钱,甘草4分,经霜桑叶20张。【功能主治】刚痉。风热盛,热伤营血,筋脉...
...文挚投入鼎中活活煮死。 文挚的惨死,成为古代医学史上第一个以身殉职的悲壮事件。但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怒胜思”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治愈疾病的案例,给中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齐闵王忧郁过度伤脾土,而怒属肝木,文挚采用...
...取干桑叶500克,经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15克,沸水浸泡后作茶饮用。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患者服用半个月后,即有明显疗效,可见斑块部分消退,或色素变浅。 桑叶味苦、甘,性寒,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
...气味苦寒,主除寒热,出汗。(按∶《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疗,期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用二...
...目录 《中华本草》鸡桑叶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鸡桑叶 【拼音名】Jī Sān??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australisPoir.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目录 《济急丹方》枯桑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济急丹方》:枯桑膏【处方】经霜桑叶10余斤(在树枯者更妙)。【制法】刷去叶上虫窠鸟粪,以清水洗过,置锅水煎,渐干渐加,至半日沥汁,去叶再熬半日,量加白蜜收膏。【功能主治】瘫痪。【用法...
...气寒.味苦甘.有小毒.主除寒热.出汗.桑叶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太阳者行身之表.而为一身之外藩者也.太阳本寒标热.所以太阳病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