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青退热汤治疗小儿发热 王应麟儿科临证经验(4)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应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寒青退热汤组成:青黛3克,藿香10克,寒水石10克,白茅根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主治四时外感时邪,症见发热憎寒,流涕,咽喉肿痛,干咳或不咳,烦躁,夜寐不宁,倦怠无力,纳食欠佳,时有呕吐...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14.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是说经方理论的形成,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常见病反映出的症状不同,用不同的药物治疗,以药物的寒热温凉不同,来治疗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经方治疗外邪里饮 冯世纶临证实录(二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淋证病在太阴阳明 2010年6月11日 (十三)痛偏一侧多属寒凝 2010年6月18日 (十四)郁证病在三阳 2010年6月21日 (十五)痹痛病在厥阴太阴 2010年6月24日 (十六)经方治疗内分泌失调 2010年6月28日 (十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932.html

法到活时用即灵——毛进军《经方活用心法》杂议_【中医宝典】

...中的六个字已道明了它的内容:第一层次是说,该书表现的主题是对经方的研究;第二层次是说,该书表述的重点是对经方活用的认识;第三层次是说,该书表白的要义是作者应用心法的体会。 经方,乃仲景之方。针对“古代没有西医,中医在治疗急慢性疾病及疑难危重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74.html

经行发热症状_经行发热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1.根据发热多发生于经前、经行时,而在经后发热自然消退进行诊断。 2.常伴发于有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 3.若经行外感发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偶然经期发热者不能诊断为本病。...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JingHangFaRe251363.htm

产后发热_【中医宝典】

...营卫不和而致的外感发热和由于产时失血过多,阴阳暴虚,阳无所附,以致阳浮于外的血虚发热,其中以感染邪毒为最重。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06例,全部体温恢复正常。疗程最长9天,最短3天。药后白细胞数均明显下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964.html

柴胡液滴鼻治小儿发热_儿科偏方_【中医宝典】

...适量,放入滴鼻器中,每个鼻孔滴4滴,一般滴后30分钟至1小时开始退热。 国内还有人报道用自拟方制成的滴鼻剂滴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也较理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352.html

经方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着作。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合称为经方。把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载的方剂称为经方。一般所说的经方系指第三说(清....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695.htm

外感荣卫药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疏泄,以芍药为主药。苦寒伤中,须用甘温之药以和之。凡一切外感发热,鼻不塞脉不紧,依温病为治。黄豆黑豆为主药,润降肺胆,平疏泻,兼养中气,大便滑泻忌用。山药扁豆合用,能代炙草大枣。凡恶寒发热之病,多日不解,须看舌苔,有黄苔而脉沉,既须用清解之药...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aiganrongweiyao.html

产后发热的诊断_如何鉴别产后发热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以达完全治愈。 2、外感风寒型产后发热 ①证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扶正解表。 【方用】参苏饮等。 ②外感多因产后气血骤虚,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ChanHouFaRe337009.htm

共找到167,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