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_文化_【文学360】

...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条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38.html

端午民俗蕴含保健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汉网消息(记者李俊)气象专家昨提醒市民,端午节标志炎热潮湿气候的来临。传统的端午习俗切合保健常识,多沿袭有益处。 在习俗中,农历五月是恶月,民间又称“毒月”。端午节后,很快会进入梅雨季节,蚊虫滋生、天气潮湿闷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易生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46.html

端午节谨防粽子病_【中医宝典】

...□ 易善永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粽子这种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甚至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由于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64.html

中药香囊辅助防灾防病_【中医宝典】

...防灾防病节。一般过了端午节各种细菌微生物和昆虫开始大量繁殖,消化道传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因此,今年的端午文化节倡导防灾防病。上海市卫生局发布了《上海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指南》后,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化湿功能的中药销售上升明显。据上海童涵春堂药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30.html

端午节的节日食俗_文化_【文学360】

...,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45.html

端午节吃粽子的禁忌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者肉,因此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很容易变质。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3天内吃完为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都早早地开始准备粽子。粽子在保存和食用上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993.html

端午节的艾叶与我国古代蚊香的发明_【中医宝典】

...憎蚊”诗中说它们:“虽微无奈众,惟小难防毒” ;让人感喟 “熏之苦烟埃,燎壁疲照烛”,就突出表达了人们的这种观念。 为了防止蚊子的祸害,人们逐渐发明了蚊帐和蚊香。其中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荊楚岁时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4.html

屈原故里的三个端午节_文化_【文学360】

...在屈原故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秭归人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忙碌――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 到了五月初五头端阳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844.html

端午节祛邪方式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 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45.html

端午节:“浴兰汤兮沐芳华”_【中医宝典】

...端午节,按照习俗,人们要举行一系列医药保健活动,借以预防疾病。“草药浴”就是这种习俗的一个内容。屈原的“浴兰汤兮沐芳华”曾在民间十分盛行。 端午传统的“草药浴”除了用香草外,还用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菊花清热解暑、美容肌肤,最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71.html

共找到82,0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