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β均可作为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底物,可能与BCR信号转导有关,因为mIgM和mIgD胞浆区只有3个氨基酸(KVK),不可能单独把胞膜外的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Igα和Igβ胞浆部分尾部有6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可能以磷酸化形式与胞浆中不同酶中...
...静止状态LFA-1分子中间状态LFA-1分子活化状态LFA-1分子LFA-1分布方式分散集中集中与ICAM-1结合的亲和力低低高与ICAM-1结合的亲和力低高高NKI-L16表位暴露少多多LFA-1β链(CD18)磷酸化无无有2.Ca2+、...
...NK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被活化,包括膜表面的CD2、CD3分子和多种细胞因子。1.通过CD3分子的ζ链 NK细胞不表达TCR/CD3复合物,但部分NK细胞表达CD3ζ链,当用CD16抗体刺激NK细胞活化时,ζ链发生酪氨酸磷酸化,引起胞浆内...
...LFA-1分子活化状态LFA-1分子LFA-1分布方式分散集中集中与ICAM-1结合的亲和力低低高与ICAM-1结合的亲和力低高高NKI-L16表位暴露少多多LFA-1β链(CD18)磷酸化无无有2.Ca2+、Mg2+与LFA-1分子活化...
...一、Ig超家族的组成由于细胞表面标志、单克隆抗体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膜表面分子和蛋白分子属于Ig超家族,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分子,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MHC抗原及相关分子,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或多聚体,通常包括一个特异性配体结合α链和一个参与信号的β链。α链构成低亲和力受体,β链一般单独不能与细胞因子结合,但参与高亲和力受体的形成和信号转导。应用配体竟争结合试验、功能...
...巨噬细胞肿瘤细胞株上有IL-7R,成熟B细胞上无IL-7R表达。不成熟B细胞前体所表达的IL-7R与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酪氨酸磷酸化是IL-7R介导的跨膜信号产生和传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现已发现一种由于mRNA的不同剪接所产生的...
...src家族Lyn,而使CD19分子胞浆内酪氨酸发生磷酸化,有关信号转导过程参见第八章“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三)CD21CD21又称2型补体受体(complementreceptor type 2,CR2)和EB病毒受体,是...
...细胞内存在着对粘附作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尽管这种调节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已知CD3分子的表达下调可以激活PLC,可能导致LFA-1分子的去磷酸化而使其失去活性,降低LFA-1分子介导的粘附作用。图2-13 粘附分子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作用四、...
...结构特征来看,属于细胞因子受体干扰素受体家族,最近命名为CDw119。IFN-γ配体诱导IFN-γR二聚体化在信号转导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与受人本的磷酸化有关。IFN-γ与受体结合后可活化多种IFN-γ调节的基因。目前已知,IFN-γ刺激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