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症的症状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1、患儿的皮肤有三个特点:(1),全身或局部皮肤变硬,不能捏起,颜色青紫或苍黄,肢体有僵硬感。(2)凉,皮肤摸之发凉。(3),皮肤压之可见凹陷性水肿。 2、患儿的反应低下,有“五不症”即患儿表现不吃、不哭、不动、不升(体温)、不增(...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13.html

新生儿症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新生儿症。新生儿症冬季发病多见,尤其在早产儿,先发生在下肢外侧,以后整个下肢、臀部;严重时可影响面颊部、上肢的皮肤。摸上去皮肤像硬橡皮样的感觉,皮肤颜色呈暗红色。体温不升,不吃、不哭,常因并发感染而危及生命。重症症需送医院治疗。...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394.htm

新生儿症的治疗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 ③纠正酸,新生儿症多伴有酸中毒,故应给予5%碳酸氢钠。 ④抗菌素治疗,本病患儿多数伴有感染,故应给予抗菌素静脉注射。 ⑤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红花注射液,有活血化瘀作用,可酌情选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14.html

外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阴囊皮肤由肥厚而变之病证。见《普济方》卷二百四十九,多见于小儿,治宜外用地黄散(干地龙研末),生薄荷汁调涂。...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81.htm

新生儿症_《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新生儿症(sclerema neonatorum)系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伴有水肿、低体温的临床综合征。单纯由寒冷引起者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重症多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

http://qihuangzhishu.com/976/42.htm

你知道新生儿症吗?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临床表现 本症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和低日龄组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临床表现包括三大主征,即体温不升、皮肤和多系统功能损害。 (一)体温不升: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体温过低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05.html

痈疽如石_《医门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痈疽初如石,或渐大,或不大。误用刀针,便血流不止,或淌清水,患口翻凸难治,投平肝补脾法,犹可延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buyao/782-7-38.html

硬皮病与_风湿免疫硬皮病_【中医宝典】

...是局限性硬皮病的一个类型。依其皮损形态和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斑状、滴状与泛发性三种类型。 (1)斑状:皮损多发生在腹部、背部与四肢,呈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水肿样斑。数年后皮损消失,遗留色素沉着。 (2)滴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6046.html

辩证论治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鉴别 治则 瘀血发热 痄腮辨证论治 张学文医案——颅脑水瘀,脑络瘀阻 真热假寒证 疡辨脓的操作 疡辨脓的有无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bianzhenglunzhi-609-1.html

治则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治则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防治疾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 中医治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辩证法的整体观、运动观、矛盾观为指导,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中医防治疾病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中医治则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1.html

共找到180,3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