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_破伤风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引起,病死率很高。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行了全球免疫...

http://jb39.com/jibing/PoShangFeng264743.htm

新生儿破伤风对小儿智力有影响吗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新生儿是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抽筋为特征。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粪便中。这种细菌抵抗力强,普通消毒药物对其无效,需要用高压消毒或含碘消毒药物才能将其杀死。接生时如用被...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1.html

破伤风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是什么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是一种外伤或产科接生后发生特异性感染,由破伤风杆菌感染所致。此种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破伤风发病,除了细菌毒力强、数量多、缺乏免疫力等因素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83.html

死亡率高达20-40%专家提示夏天当心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姑妈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县医院,经医生诊断,小明感染上了破伤风,虽然全力抢救,10岁小明还是失去了生命。 破伤风死亡率为20—40% 据北京海淀医院急诊科主任欧云松介绍,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自伤口侵入身体后引起一种特异性感染,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19.html

新生儿破伤风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新生儿破伤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诊断 破伤风临床症状最有特征性,诊断要点如下: 1.病史 接生时处理脐带不当 特别是断脐所用剪刀未正确消毒。 2.牙关紧闭、苦笑面容 出生后3~14天,常见7天左右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 3.强直性痉挛 病情进展者,四肢抽动或强直性...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QiFeng261857.htm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体会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新生儿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被破伤风芽胞杆菌感染所致急性感染性疾病.本院新生儿科自2002年9月到2003年12月共收治17例,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男14例,女3例,均系家中土法接生,发病最早4天,最迟7天,有发热11例,住院天数1...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388.html

新生儿破伤风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破伤风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在无阳光照射土壤中可几十年不死,能耐煮沸60min、干热150℃ 1h、5%苯酚10~15h,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消毒剂或双氧乙烷...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QiFeng261857.htm

如何预防破伤风_【中医宝典】

...一旦发生破伤风,由于病情可能会变得险恶,所以常令人担心不已。但人们已经熟悉破伤风杆菌习性,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预防措施,从而在受伤后能避免该病发生。 首先要正确处理伤口,包括使用3%双氧水清洗或湿敷伤口;通过无菌技术清创;并去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559.html

破伤风随时威胁生命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由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梭菌芽孢,所以一切开放性损伤甚至极细小伤口均有可能发生破伤风,甚至危及生命。而以前临床上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因其用动物(马)血清精制而成,是一种异种蛋白,因此在使用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异种血清反应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17.html

谨防牲畜破伤风_普外科破伤风_【中医宝典】

...伤口较深又有坏死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适合其生长繁殖环境。该菌繁殖时会产生大量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其中痉挛毒素毒力强,对神经有特别亲和力,使肌肉呈现紧张性痉挛。破伤风梭菌耐煮沸,但在120℃高压蒸汽下经10分钟,10...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427.html

共找到849,2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