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砭针(战国时期)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青铜砭针一端为针尖,腰呈三棱形;一端为半圆状刃。其形状与头道洼砭石非常相似。尖端用以刺病,刃端用以放血。 青铜砭针(战国时期) 出土地点: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 出土时间:1978年 质地:铜质 大小:长4.6cm,刃宽0.15cm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95.html

针灸源地,手法别备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针灸,历来就是中医学之瑰宝,由于它简单便捷,效如桴鼓,而扎根民间,深受病家欢迎。浙江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如二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治宜砭石”的记载,“砭石”就是最早的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2.html

用针方宜_《针灸素难要旨》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何也?岐伯曰∶地气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碱,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黑色理疏,其病皆为痈疡,(音羊)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http://qihuangzhishu.com/780/25.htm

用针方宜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何也?岐伯曰∶地气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碱,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黑色理疏,其病皆为痈疡,(音羊)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8-1.html

全国各地出土的秦汉以前医药文化资源(续四)_【中医宝典】

...9个砝码。这些砝码最重者不过4两,余者只有数钱或数分重。 此外,在1955年的南京中医药展览会上还展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一些可供作药用的器物,像陶鼎、骨瓶及铜豆等文物。 在出土的医疗工具方面主要有散见于长江流域多处用于外治疗法的砭石砭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7.html

慢性疲劳者不妨试试针灸_【中医宝典】

...。每次针灸20~30分钟即可。对症状明显、但又比较忙碌的上班族可以选择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针灸,症状较轻者可以每周或者两到三周进行一次针灸。对于一些怕针的人,砭石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以砭石按揉相关的穴位,调理气血的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566.html

针灸_《续名医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不殆。(雄按∶方阅此篇,适闻陈汉题令媳,为关琴楚之女孙,患疾赴越,就陈某治之,针入而血流不止,须臾而逝,益见仲圣之言为不诬也。)论砭石上古针法垂布于天下,制砭石有小大者,乃随病所宜。用石代针,一曰针石,二曰砭石,三曰 石,其实一也。破坚决肉...

http://qihuangzhishu.com/345/132.htm

药石的解释_药石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古时指冶病的药物和砭石,后比喻规劝别人改过向善 remedies as medicines and stone needles for acupuncture 供其药石之费。——《周书·李弼传》 孟孙之恶我也,药石也。——《左传·襄公...

http://hanwen360.com/c/235928.html

痈疽砭法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歌】痈疽肿赤走不定,赤游丹毒红丝疔,时毒瘀血壅盛证,砭石治法最宜行。只须刺皮无伤肉,磁锋对患最宜轻,毒血遇刺皆出尽,肿消红散有奇功。【注】凡痈疽红肿色赤,游走不定,及赤游丹毒,红丝疔走散,时毒瘀血壅盛等证,皆宜行砭石之法。然忌其太深,...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568.htm

痈疽砭法歌_《外科心法要诀》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痈疽肿赤走不定,赤游丹毒红丝疔,时毒瘀血壅盛证,砭石治法最宜行。只须刺皮无伤肉,瓷锋对患最宜轻,毒血遇刺皆出尽,肿消红散有奇功。【注】凡痈疽红肿色赤,游走不定,及赤游丹毒,红丝疔走散,时毒瘀血壅盛等证,皆宜行砭石之法。然忌其太深,《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629/43.htm

共找到6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