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的原则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全角论》:“刺虚者须其实(补),刺实者须其虚(泻)。”因此说掌握好针刺补泻手法也是针刺作用产生的关键之一。《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气可以说是在得气的基础上适当调节其感应,以起到调整人体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9.htm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7-1.html

催气手法_《子午流注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停针十分钟内.如针下有胀痛(一)之感觉.见针四围有红晕.即知邪气已至针下.立用正手法泻之.如停针十分钟以上而针不胀不痛.见针四围亦无红晕.即知邪气未至针下.当用催气法催之.催气法.阳日用偶.阴日用奇数.内转令病患吸气.外转令病患呼气....

http://qihuangzhishu.com/314/108.htm

调和营卫手法_《子午流注说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补泻寒热升降.正手法用毕时.针下轻松.病患痛苦轻减.将出针时.先用调和营卫手法.先和营(一)气.后再调卫(一)气.和营气针在地部.不分阴日阳日.和营皆用六数.调卫皆用九数.和营用口呼吸.调卫用鼻呼吸.先吸后呼.吸气针内转.呼气针外转.和营...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shuonan/314-4-9.html

手法总论_《伤科汇纂》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总论曰∶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生理残障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kehuizuan/868-4-5.html

按摩补益的常用手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按摩补益,手法十分重要,能否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按摩的手法,对按摩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按摩的手法很多,用按摩补益必须掌握以下几种最基本的按摩手法。 【按法】 以拇指指腹(罗纹面)、手车或肘尖等,置于身体一定的部位,由轻到重地逐渐加力进行按压...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2.html

十二字手法及下手八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

http://qihuangzhishu.com/113/90.htm

正骨心法:手法总论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观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97-5.html

推拿手法之单式手法四_【中医宝典】

...扣击运动手法 一、拳击法 动作定义:用拳背扣击体表的手法,称为拳背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然后屈伸肘关节运动用拳背平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击法具有疏筋活络、通调一身阳气的功效,常用于大椎、命门、腰阳关节等处。 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96.html

手法的解释_手法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文艺创作的技巧 means 艺术的表现手法 作品表现手法精湛 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权术 gimmick;trick 敌人使出最毒辣的手法,用一切刑具折磨宣灏。——《挺进报》 国语辞典 技巧方法。常用於文學、藝術方面。 紅樓夢.第八十六回...

http://hanwen360.com/c/327026.html

共找到10,9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