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皮肤癣菌病的治疗主要使用抗真菌剂或角质剥脱剂局部外用。头癣、脓癣、严重甲癣或广泛体癣及局部治疗无效者需内服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二)预后 皮肤癣菌侵犯角质层引起体股癣和手足癣等。不易危及生命。...
...在结缔组织细胞中,首先是按蛋白质合成的原则先合成一条很长的,约140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称为溶胶原蛋白,而后转入内质网中进行羟基化和糖基化修饰。(1)羟基化修饰胶原分子组成中含有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并无遗传密码、反密码及...
...合成调节网络活性位点结合,则抑制所有NDP的还原反应(图8-13)。细胞内dCTP和dTTP的适当比例并非由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调节,而是通过脱氧胞嘧啶脱氨酶(deoxycytidinedeaminase)决定。此酶催化dUMP的生成,dUMP则...
...基本原理是:硝酸纤维膜或尼龙滤膜对单链DNA的吸附能力很强,当电泳后凝胶经过DNA变性处理,覆以上述滤膜,再于其上方压上多层干燥的吸水纸,借助它对深盐溶液的上吸作用,凝胶上的单链DNA将转移到滤膜上。转移是原位的,即DNA片段的位置保持...
...、在脒基转移酶和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合成。在肌酸激酶(creatinephosphohinase,CPK)催化下将ATP中桺转移到肌酸分子中形成磷酸肌酸(CP)储备起来(图7-16)。图7-16 肌酸的代谢CPK由两种亚基组成;即M亚基(肌型...
...(一)治疗 1.干扰细胞膜脂质合成的药物 20世纪70年代曾使用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氟康唑、伊曲康唑、赛泊康唑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作用原理为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合成,损害真菌细胞膜功能和结构,还可使菌体内过氧化物大量...
...或短的RNA和DNA探针可选用此法标记,寡核苷酸探针一般多用这种标记。T4多核苷酸激酶(polynucleotide kinase, PNK)是由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提取的,此酶能催化ATP的γ-磷酸转移至DNA或RNA的5’-OH...
...连续切片检测能增加结果的稳定性,最早对淋巴结的微小 转移灶的检测方法是连续切片法,有作者对400例乳腺癌常规切片阴性的淋巴结进 行连续切片检测,检出率为13%。Wilkinson和Fisher的研究表明连续切片检测可使 检出率提高14%~24...
...康周公。《註》康,猶褒大也。 又《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又國名。《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 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康州,析...
...乙酰CoA羧化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骤,很多因素都可影响此酶活性,从而使脂肪酸合成速度改变。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其他酶,如脂肪酸合成酶、柠檬酸裂解酶等亦可被调节。1.代谢物的调节在高脂膳食后,或因饥饿导致脂肪动员加强时,细胞内软脂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