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补而敛之。或痛而觉热者,宜加味逍遥散。若忧思伤脾血热者,加味归脾汤。若暴怒伤肝动火者,龙胆泻肝汤。子宫不收而外坠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醋炒芍药,饮而举之。或外以黄 煎汤熏洗亦妙。或以硫黄汤熏洗,硫黄散敷之。一方∶治产后子宫不敛,...
...鲜红辣椒10个、鲜红萝卜一个,洗净捣烂如膏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一次。 ...
...针刺入耳尖穴1毫米深,然后两手挤压周围,使其出血数滴。再用事先准备好的粘有王不留行的胶膏贴压耳尖穴,按压贴压处5~6次。对侧耳尖穴行同样方法操作,嘱患者每天按压贴敷处3~4次,每次5~6下。放血疗法1日1次,一般3次即愈。 ...
...桔核3克、核桃仁1个。将桔核微炒至黄,晒干研末;核桃仁亦研成末,两药混匀,以温酒调之。睡前趁热敷于鼻上,晨即洗净。...
...放上热水袋加温。每天2~3次。 自汗、盗汗:五味子、麻黄根、五倍子各50克,研细末混均,加75%酒精适量调匀,敷于脐中,每日一次,连用7~14天。 小便不通:木通10克,穿山甲5克,川芎15克,盐少许,研末混均,用黄酒调糊状,贴于脐部,纱布...
...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子午流注”和“冬病夏治”的理论,在农历“三伏”期间,采用天然中药,贴敷天突、肺俞、心俞、大椎、膏肓等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和穴位传导,有助于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对反复感冒、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子宫脱垂的轻重,取鲜蓖麻子36~49粒,去壳捣烂,摊白纱布上,再将患者百会穴和前囱门之间的头发剪掉一小撮,暴露头皮,将上药隔纱布敷于此处。每日上下午各一次,每次贴敷2~3小时,7天为一疗程。休息2天可重复下一疗程。 中药 1.补中益气丸:每...
...将大蒜(紫皮者佳)捣烂如糊状,敷于双虎口(即合谷穴),时间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为度。...
...耐受为宜,每次5~10分钟,隔日1次。(四)贴敷调养法取芙蓉叶、生地黄各等分,鸡蛋清适量。将前2味药捣碎研末,加入鸡蛋清调拌匀,敷贴上眼睑(适用外伤引起的上睑下垂初期)。(五)神经干电刺激法取眶上神经与面神经刺激点(位于耳上迹与眼外角连线中...
...□ 李祥农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痛经是指妇女月经前后或行经过程中出现少腹部疼痛,或痛引腰骶部的一种疾病,尤以青年女性多见。运用耳穴贴压法治疗痛经效果显著,简介如下。 取穴:子宫、内分泌、神门。 配穴:交感、皮质下、心、肝、肾。 操作方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