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假性粒细胞减少症(pseudoneutropenia)这类患者周围血中粒细胞波动范围较大,变化很快,多不合并严重感染。此为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当血流速度减慢时,粒细胞易于附着在小血管壁上,致边缘池中的粒细胞增多...
...培养的羊水细胞酶学检查可诊断腺苷脱氨酶缺乏症、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及某些联合免疫缺陷病;胎儿血细胞免疫学检测可诊断 CGD、X-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从而中止妊娠,防止患儿的出生。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相对预后较好的疾病,...
...脱氢产生NADPH,后者在NADPH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H202,从而在细胞内发挥杀菌作用。本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G-6-PD酶的活性低于正常人的25%(有人证实先天性白细胞G-6PD缺乏症的中性粒细胞此酶的含量往往也低,但大多数红细胞G-6...
...的白细胞,以协助机体控制感染,但效果不肯定。因输入的粒细胞在48h内约有半数破坏。此类患者多有免疫功能障碍,为了增强抵抗力,可注射γ球蛋白。目前对于粒系祖细胞增生障碍的,可试用莫拉司亭(GM-CSF)、非格司亭(G-CSF)或IL-3,现...
...小儿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慢性再生低下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原发性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hronic benign neutropenia,...
...%肾上腺素O.1ml,于注射后5,10,15和30分钟分别计算粒细胞绝对值。如粒细胞增加至正常范围或l倍以上,提示边缘池粒细胞增加,而循环池中粒细胞却比正常减少。这种异常分布见于病毒和其他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如假性粒细胞减少症。②伤寒...
...外周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低于4000/毫升,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轻度下降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通常表现为乏力、倦怠、腿脚酸软、头昏、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 宜忌原则 根据病人的表现,中医多认为是脾虚或肾虚,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家庭医药》2003年7月号白细胞减少症方③(原名敷贴升白方) 方药:红花各10克。 用法:上药共为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调入生理盐水,搅伴成泥膏状,取适量作穴位敷贴(选脾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中脘、血海等穴),用胶布固定。...
...主要症状。药源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热均被视为由免疫系统介导,或对骨髓的直接抑制造成的。其特点为发病晚,发生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2~5天可恢复正常。而体温升高出现于用药7天或7天以后,停药后2~3天消退。...
...《家庭医药》2003年7月号白细胞减少症方④(原名石苇党参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毫升,分2次服。 功效主治:健脾清热。主治白细胞减少症。 疗效:李文海、任华等共报告 47例,显效(凡服药12剂以内,白细胞上升到4×...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