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第四十六篇_【黄帝内经】

...则安,故人不能悬其也。 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在奇恒阴阳中。 帝曰:有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为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46.html

凡例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家太士,或闻其余,或接其片言,均采入靡遗。一、兹编不讲针灸,非轻之也。盖九针治病之法,已畅论于《灵》、《素》书中,不必再为发明耳。一、人最多,集中所,恐不足概世人之,然生克之理既明,常变之法可悟,此编旁通治法,正有余也。一、二师所传...

http://qihuangzhishu.com/591/6.htm

凡例_《辨证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家太士,或闻其余,或接其片言,均采入靡遗。一、兹编不讲针灸,非轻之也。盖九针治病之法,已畅论于《灵》、《素》书中,不必再为发明耳。一、人最多,集中所,恐不足概世人之,然生克之理既明,常变之法可悟,此编旁通治法,正有余也。一、二师所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lu/591-8-0.html

伤寒感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_《伤寒总》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狂躁欲走,宜三黄石膏汤。以上四种温病,王叔和所谓同异名,同脉经者也。风温与中风脉同,温疟与伤寒脉同,湿温与中湿脉同,温毒与热病脉同,唯证候异而用药有殊耳,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

http://qihuangzhishu.com/746/57.htm

总观六经欲解时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虽亦有小异,然而里虚寒却始终贯穿其间,四逆辈不但用于太阴,且通用于少厥二阴之病。通观六经欲解时,则见时异治,时同治同。由此方知《素问·六节藏象》所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非虚语也。时可轻乎?不可轻...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14.htm

卷下·知必先知症_《医学源流

...凡一必有数症。有同症者,有症同者,有症与相因者,有症与不相因者。盖合之则曰,分之则曰症。古方以一药治一症,合数症而成,即合数药而成方。其中亦有以一药治几症者,有合几药而治一症者。又有同此一症,因不同用药亦,变化无穷。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74.html

艾滋病中医病因为湿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名可以提供3个主要信息。 湿非六淫之湿邪 艾滋病属湿邪致病,可艾滋病是传染病,此湿邪与我们常说的“非时之感”的六淫之湿邪是有区别和差异的,所以叫湿。 湿是气之一 《温疫》开篇自叙说:“温疫之为,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689.html

标本篇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标本》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得病之情,知治大体,则逆从皆施必中焉。)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间,知标本者,万举万...

http://qihuangzhishu.com/342/52.htm

桂林古本《伤寒杂》简介_《伤寒杂》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杂》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1-0.html

同治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在一般情况下,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508.htm

共找到195,9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