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0.html

隋唐五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局职。此外,太子内官中还有掌医三人,从八品,主医药,治疗太子宫人疾患。皇子的王宫中,置有“典医丞”(《隋书》卷27志22,百官中,P755)管理医事。3、太医署为国家的医疗机关,也是教育机构。隋代属太常寺统领。有太医令二人(从七品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1.html

秦汉时期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秦王朝在其政权建设中,比较注意从其他诸侯国和前代医疗史事中吸取经验教训,形成一套医事制度。虽然秦王朝历史不长,但影响深远。一、秦代的医事制度在秦朝的国家机构中,少府为九卿之一,在少府下设六丞,《通典·职官七》“秦有太医令丞,亦主医药,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1.html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事制度 (一)宫廷的医事制度与医政设施 1、医疗机构辽采取“官分南北”二元制度。北面官设太医局,由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林牙意为翰林学士)总领医政事务。南面官设翰林院,有提举翰林医官、翰林医官,掌供奉医药及承诏治辽众疾。医官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3.html

病与不病邪与正 气流行天和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正常生理范围,就可以由生理正气转化为病理邪气。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人体的气血阴阳此消彼长,社会也是一样,社会风气不正,则邪恶势力嚣张。所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自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8.html

中医废止看基础管理_【中医宝典】

...的边际效用正在递减,甚至已经成为一个食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其实,不管是基础管理还是阶段性业务推动,都应该是我们必须研究、发展的对象,在现阶段,没有基础,阶段性业务推动必然失去根基;而没有业务推动,我们缺少了工作的激情。 道法自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37.html

管理中药制剂与西药有别_【中医宝典】

...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谢阳谷说,有别于西药的院内制剂,中药制剂具有历经长期反复实践、疗效确切的特点,传统上就有丸、散、膏、丹等多种形式,是中医的特色优势所在。然而,目前的现行药品管理办法基本沿用化学药的标准,提高了中药制剂的准入门槛,使得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86.html

明代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中设有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3.html

序例_《集思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一予自弱冠受先大父庭训,即嗜读神农、黄帝、扁鹊、仲景诸圣之书。然《伤寒》、《金匮》有体有用,尤极心摹力追,每于无字无方处着眼。爰将平日所治各证,自癸未至甲午,择其与经旨相发明者,辑为一卷,名曰《集思医案》。其有不能发明经旨,虽能出奇制胜...

http://qihuangzhishu.com/1211/3.htm

中医管理科学化规范化_【中医宝典】

...察看各科室管理及运转情况,仔细倾听各位中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实地了解我市中医工作的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的目标,霍金华要求,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结合中医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2.html

共找到873,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