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种子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毓麟验方》许大师种子方归身(四两) 鹿茸(三两) 淫羊藿(八两) 甘枸杞(四两) 仙茅(八两)共为粗块,入绢袋内,悬坛中,入无灰酒二十斤,用面封口,重汤煮三炷香为度,将药取出,晒干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酒埋地中七日退火气,每早晚空心饮酒...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xudashizhongzifang.html

小儿诸疾约言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何况小儿,难道皆生疮,皆死亡了。但食乳之子,外感病多,饮食病少。设或有虚损病出,多半从母乳上来,审其阴阳之盈缩之。食五谷之子,多半饮食,或是外感,按定病情之。[眉批]知非氏曰:好,抽掣务中业已详论,故不复赘。至于痘证,初发热,以调和营卫...

http://qihuangzhishu.com/112/69.htm

李辅仁_国医大师李辅仁:食有度 人知足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随时随地坚持运动,不抽烟不喝酒,勤动脑勤动手,是我养生的主要心得。李辅仁,1919年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已年满90岁的李辅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furen/1120-1-0.html

小儿大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卷三十七:“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噀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167.htm

琼瑶真人用升阳升阴气上气下之手法讲论歌_《针灸神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阳膀胱及小肠,升阳气上三经当。胃经阳明二证取,气下热甚按前行。少阳胆与三焦证,气上气下分阴阳。太阴脾胃实调气,多取升阳效非常。少阴心肾搓摩,更须取下要升阳。厥阴升阳为上用,四逆搓搓要热强。若是老师行此法,免使患者受其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henshu/791-5-2.html

裘沛然_感悟大师 继承创新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谢建群 陈凯先 上海中医药大学今年5月3日是我校终身教授、国医大师裘沛然仙逝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中,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扎实的理论学养、活人无数的临床实践、博学多识的儒学功底、能诗善文的艺文才情、高德大义的济世仁心,是一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1-6.html

柔肝健脾治疗小儿厌食症_【中医宝典】

...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赵兴元医师等以柔肝健脾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疗效显着。《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第40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报道,并附有典型病案1例。 将114例该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柔肝健脾进行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37.html

小儿捏脊未病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将预防思想贯穿于疾病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治疗小儿疾病时,重视“未病”思想,注重发挥捏脊疗法在此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基本操作 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儿左侧,双手拇指抵住腰骶部长强穴附近脊柱两侧皮肤,食、中二指指腹与拇指相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66.html

小儿捏脊未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多个层次,将预防思想贯穿于疾病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笔者在治疗小儿疾病时,重视“未病”思想,注重发挥捏脊疗法在此方面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基本操作 患儿取俯卧位,术者站立于患儿左侧,双手拇指抵住腰骶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419.html

岂有此理的解释_岂有此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哪有这样的道理 how unreasonable 天下岂有此理耶?——《南齐书·虞悰传》 国语辞典 那有這種道理。意謂斷無此理。表示憤怒之詞。 南齊書.卷三十七.虞悰傳:「鬱林廢,悰竊歎曰:『王、徐遂縛褲廢天子,天下豈有此理邪?』」 初刻...

http://hanwen360.com/c/236583.html

共找到230,4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