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_《铜人针灸经》

... 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按:据《针灸甲乙经》作“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卷一》云“《铜人》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两叉骨间’,《明堂经。下经》亦同。但《明堂经。上经》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头’,不特‘一穴‘、字不同,而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3.html

卷六_《铜人针灸经》

...节后陷者中,动应手”。疗腋下瘰癧,痹疼、屈伸不得,风痹疼,疰病。针入三分。禁灸。 巨虚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三寸,两筋、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足阳明太阳(按:误。据《针灸甲乙经》,应是“大肠”)合。针入八分。主大肠气不足,偏风、腰腿脚不遂、不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07.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部位名。即鼻准,俗称鼻尖。《灵枢·五色》:“面以上者,小肠也;面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参鼻准条。②经穴名。素髎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鼻尖端中央。《外台秘要》作面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面正。...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767.htm

绪言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北宋惟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公元1026年),当时曾刻在两块石碑上,树立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还创造了两座针灸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公元1601年)汇集历代诸家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93/1.htm

黄竹斋针灸经穴图考》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黄竹斋,陕西临潼人,现代针灸学家。其著作有《针灸经穴图考》、《针灸经穴歌赋读本》、《校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伤寒杂病论集注》等。 黄竹斋像 一、生平 黄竹斋(公元1886~1960年),陕西临潼人,后迁居西安,现代针灸学家。1925年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7.html

李学川针灸逢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江苏吴县人,是清代针灸名医。 【生平】 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代不详,是清代针灸名医。 【著作成就】 李学川擅长用针灸。但是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逐渐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李学川因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3.html

叙_《经穴汇解》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余重表弟山崎子政(善)世以针科仕.朝尤妙手爪之运见为侍医.兼医学教谕.尝语余曰.灵素之外.明堂尚矣.甲乙收而传焉.继之有徐叔向秦承祖甄权等书.俱系于亡佚.是可惜也.宋仁宗仿贞观故事命翰林医官唯一撰定铜人针灸图经.于是三阴三阳合任督而为...

http://qihuangzhishu.com/912/2.htm

针灸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甲乙》标格以降,宋则王惟一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会于目,元则滑撄宁有《十四经发挥》以著其微,明则杨济时有《针灸大成》以绾其大系,清则廖润鸿有《针灸集成》以汇纂诸家。林林总总,无不日新圣道,厚其渊海。则斯道之新命霈泽,永锡噍类矣! 唯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24.html

人体经穴模型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该模型只标示经穴点,无穴名,无经穴线(正统铜人、光绪铜人同),左上肢可卸。经穴及人形均毛笔彩绘。 大小:62×18cm 质地:纸浆、纸板、石膏混合材料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简介:该模型只标示经穴点,无穴名,无经穴线(正统铜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47.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铜人的流传修复12世纪中期,宋金战争宋人失利。在宋金议和时,金人以索取针灸铜人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惟一所铸铜人之一曾于1127年被金人带到东北,后元朝安抚使两次使宋时将铜人携归蒙古族领地。元中统间尼泊尔人阿尼哥曾在大都修理铜象,即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共找到283,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