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确历史作用

...在王安石意志消沉,神宗动摇情况下,新法在元丰间基本上还能够推行,这同蔡确为首变法派坚持变法立场,维护变法成果,敢于斗争是分不开。 虽然“元丰之政多异于熙宁之政”,元丰之政对大地主、大贵族作了一些妥协,但仍作了一些兴利除弊变更,这些...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52.html

商鞅变法影响_法家_【文学360】

...集团强烈反对。 但是商鞅并没有被这些有权有势人所吓倒,他认为法律制定,并不只是用来制裁老百姓,自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而主张首先惩办那两位唆使太子违抗新法老师。 结果,公孙贾脸上被刻上了墨字,公子虔则因屡教不改而被割掉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50.html

一言为重百金轻。全诗赏析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商鞅》 原文如下: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赏析 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你们这些变法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44.html

第三十九回_《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回宫里,又寻思一会,果然想把新法尽行除,以敬天警。 王安石听得此信,忙入朝奏道:“这水旱灾役,乃是天道常事,就是在尧、汤时候,亦是不能避免,与新法有什么干系呢?陛下即位以来,累年丰稔,而今才几个月没下雨,还不能发生什么大害处,陛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069.html

苏轼生平_文学家_【文学360】

...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苏轼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67.html

高滔滔简介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开始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新法全部废止。 高太后虽反对王安石变法派,但是却有十分优秀执政才能。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914.html

苏轼一生_文学家_【文学360】

...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抻宗,反时王安石变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排挤。苏轼为了远身祸,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苏轼出京作地方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八九年时间,他撮然辗转迁徙,但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08.html

王安石生平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相后隐居,病逝于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是唐宋著名八大家之一。 ...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939.html

泊船瓜洲赏析四_【古诗文大全】

...王安石于1037年(景佑四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从此江宁便成了他息肩之地,第一次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402.html

司马光生平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401.html

共找到859,4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