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痈疽发背痔漏疮,牛膝蒸法最相当。熬稠摊纸贴患上,醋煮软布热蒸良。温易疮痒脓出尽,洗法胶纸贯众汤。【注】痈疽、发背、痔漏、恶疮、〔月廉〕疮、久顽不敛等疮,用牛皮胶一块,水熬稀稠得所,摊厚纸上,每剪一块贴疮口。次用酽醋煮软布二块,乘热...
...蒸烛(古指以麻秆、竹木等制成的火炬) 中药炮制法之一 [steaming]。将药物隔水蒸熟,以便于制剂。如茯苓、厚朴蒸后易于切片。或加酒拌蒸,如大黄、地黄经蒸制后,熟大黄的泻下减弱,熟地黄便成温性而滋肾补血 假借为“烝”。气体上升 [...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外治法。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冷寒湿痹,腹腔冷痛等症。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风寒或血虚头痛用吴茱萸加米饭炒热布包外熨等。《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参熨法条。...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系指用布包炒热的食盐、葱白、艾叶等药物,待温度适宜后,贴熨患眼之眼睑或太阳穴等处的方法。《圣济总录》卷一一三:“温熨之法,盖欲发散血气,使之宣流。”本法适应于阴寒内盛的目疾疼痛等证。...
...用炒盐热熨脐腹,冷复易之。咸可以软坚,热可以行滞,此炒盐之意也。然必熨其脐者,脐为吾身之枢,有生之系也,故能进气以化滞。...
...外治疗法。见《保赤存真》。用吴茱萸,酒拌湿,纱布袋包蒸极热,互熨胸、腹部及两足心,候气透其痛即止。适宜于阴寒胸腹疼痛,四肢厥冷。...
...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也治法。他认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药引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涤、熨、烙、针刺、砭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于汗法。催生、...
...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 用烙铁、熨斗烫平:~衣服。 〔~帖〕a.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b.心情安宁、舒畅;c.方言,事情完全办妥。均亦作“熨贴”。...
...治疗技术名。为促进疮口愈口的一种方法。出《外科大成》卷一。多用于疮口久顽不敛者。其法取牛皮胶一块,水熬稀稠得宜,摊厚纸上,用时剪一块敷贴疮口,次用厚味浓醋煮软布二块,乘热罨胶纸上,稍温即换另一块,使热气渐渐蒸透,则疮痒脓出,再用贯众二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