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心斋采取陈三锡二分晰义.杨栗山寒温条辨.成温疫条辨摘要一卷.医者以其简便往往奉为枕秘其书所列升降散神化散等方.实不能尽美尽善.与是编所本之吴氏温病条辨书名相似而精粗迥别.幸勿误认.·吴又可以达原饮治温.吴鞠通陈修园皆斥其非.章雅堂则谓温病中...
...温病与伤寒迥不相同.伤寒必在冬月.温病四时皆有.伤寒乃感严寒之气.日传一经.宜分六经施治.温病乃感温热秽浊之气.传变不定.宜分上中下三焦.及邪之在气在血以治之.以古书所列温病而论.春初风木当令而病者为风温.春末夏初温热渐盛则为温热.夏令病...
...作者:王德宣(民国二十四) 周序 自序 上编 学说辩正 第一章 温病解释之正误 第二章 温病真理之探源 第三章 温病瘟疫之辨析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温病专书之概论 第三节 瘟疫专书之概论 第四章 温病学说之折衷 下编 正宗辑要 第一章 ...
...门人问曰.内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仲景但言温病.并未指明春温.温病果专属春时发乎.答曰.冬三月此谓闭脏.古圣人顺冬气以养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养脏之道.预为来春奉生...
...河北盐山人,他是一位杰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家。治疗温病,方药清凉寒解,无不精细,灵活创新,贴切病证。 一、清凉寒解治温病:张氏将温病分为风温、春温、湿温、温疫等。治疗上重在清解、凉解、寒解和宣解。所用方剂共七首,其中用蝉退者七方,生石膏...
...温病之与伤寒.犹水火冰炭之不相入也.世以治温古无专书.袭治伤寒法治之.以温热之病.辄投以麻桂辛温之剂.抱薪救火是自焚也.或者穷而思变.则又易以防风通圣之属.杂苦寒攻下于温散之中.不惟苦燥伤阴且有下早结胸引邪内陷之患.近世陈三锡别创升降神化...
...岐伯曰∶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此叹世风之不古,而不能如古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自岐伯迄今,又四五千年矣,加以中外交通,人烟繁萃,兵革时起,饥馑荐臻,温病瘟疫,有不从而日增者乎?痘疮发现于后汉,至...
...或为伤寒,或为温病,恒于论脉之处有所区别也。至于六经分编之中,其方之宜于温病者不胜举,今将其显然可见者约略陈之于下。一为麻杏甘石汤。其方原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以治温病,不必有汗与喘之兼证也,但其外表未解,内有蕴热者即可用。然用时须斟酌其热之...
...入内,势犹较缓;暑 之邪,从口鼻入,直行中道,内外热邪交煽,匪由肺逆传心包,即归并胃腑,此谵语遗溺等证,所由来也。医者对此二因宜明辨之。周禹载曰∶热病之脉本洪大,若兼浮紧,是又感夏时暴寒。又曰∶凡温病之发,因暴寒者居多;热病之发,兼暑 者为...
...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桂枝汤,皆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汗提而出之也。缘人身阴阳之气,和合则治,分离则病。既分离又复和合,则汗出也。人身气降化水,水升化气。脏腑荣卫之气,升降调和。气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