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問:“菊奚先?”曰:“先色與香,而後態。”“然則色奚先?”曰:“黄者中之色,土王季月,而菊以九月花,金土之應,相生而相得者也。其次莫若白,西方金氣之應,菊以秋開,則於氣為鍾焉。陳藏器云:白菊生平澤,花紫者,白之變;紅者,紫之變也。此紫...
...门人问曰.内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仲景但言温病.并未指明春温.温病果专属春时发乎.答曰.冬三月此谓闭脏.古圣人顺冬气以养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养脏之道.预为来春奉生...
...作者:王德宣(民国二十四) 周序 自序 上编 学说辩正 第一章 温病解释之正误 第二章 温病真理之探源 第三章 温病瘟疫之辨析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温病专书之概论 第三节 瘟疫专书之概论 第四章 温病学说之折衷 下编 正宗辑要 第一章 ...
...夏,始得发病耶?余按叔和之言,原本经旨,并非臆说。而又可之论,似乎近理,而实不明六气阴阳变化之道。直辟经文为非,谬指温病为瘟疫,殊欠究心故也。夫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为飧泄;夏伤于暑,秋为 疟;秋伤于燥,冬生咳嗽。统论四时,皆...
...究诘,后之学人将何所适从?然则关于温病之书籍,甄别实不容缓,兹将其专书,略论于下∶明 张凤逵之《伤暑全书》,乃专治暑者也。其书凡自《内经》以至宋元明诸家之论暑者,靡不采取,可谓详备。惟其于《伤寒例》所云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温病与伤寒迥不相同.伤寒必在冬月.温病四时皆有.伤寒乃感严寒之气.日传一经.宜分六经施治.温病乃感温热秽浊之气.传变不定.宜分上中下三焦.及邪之在气在血以治之.以古书所列温病而论.春初风木当令而病者为风温.春末夏初温热渐盛则为温热.夏令病...
...叙遺 余聞有麝香菊者,黄花,千葉,以香得名;有錦菊者,粉紅,碎花,以色得名;有孩兒菊者,粉紅,青萼,以形得名;有金絲菊者,紫花,黄心,以蘂得名。嘗訪於好事,求於園圃,既未之見。而說者謂孩兒菊與桃花一種,又云種花者剪掐為之。至錦菊、金絲,則...
...【病人基本资料】 刘××,二十五岁,于季春得温病。 【病因】 自正二月间,心中恒觉发热,懒于饮食,喜坐房阴乘凉,薄受外感,遂成温病。 【证候】 初得病时,延近处医者延医,阅七八日病势益剧,精神昏愦,闭目蜷卧,似睡非睡,懒于言语,咽喉微疼,...
...(温病变幻甚多.非博考不能详尽.此特粗示规模.俾知门迳而已.)·白舌.凡白苔之润而薄者.为滑白.初病邪在气分也.润而浓者为腻白.湿痰重也.干燥而白者.为干白.肺胃津伤.未及化黄而已干也.先以甘寒润之.待其转黄再议攻下.俟黄退见薄滑新苔.乃...
...或謂菊與苦薏有兩種,而陶隠居、日華子所記皆無千葉花,疑今譜中或有非菊者也。然余嘗讀隱居之說,以謂莖紫色青,作蒿艾氣,為苦薏。今余所記菊中,雖有莖青者,然而為氣香味甘,枝葉纎少,或有味苦者而紫色細莖,亦無蒿艾之氣。又今人間相傳為菊其已乆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