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及其_【中医宝典】

...病证的 三焦病证是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三不同阶段,临床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有一般的规律。早期常表现为上焦病证,多由手太阴肺经开始,进而传入中焦及下焦,这种途径称之为顺。若病邪重,病人体质弱也可逆心包。有的也可经积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3.html

温病学说之折衷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遂愈多也。吴又可生于多疫之秋,故其言曰∶业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是伤寒,及其临证,悉见瘟疫,求其真伤寒,百无一二云云,诚非虚语。其立说虽为后世温病瘟疫混淆之滥觞,而其发明疫邪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夫九,则为治疫之金针,而不容...

http://qihuangzhishu.com/723/11.htm

证治_【中医宝典】

...营证治 营病是温热病邪内陷的较重阶段。多由病不解,内传入营;也可由卫分不经气而直入营,即“逆心包”;或温邪直入营。营是中元气,为的前身,内通于心,故营病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心烦不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924.html

证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温热病邪气内陷的深重阶段,大都由,也有由卫分证逆的。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心烦不寐,或见神智不清、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绛、苔黄糙或干灰、脉细数等。“营”是介于分之间。营是中之,营内通于心,病邪至营,...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gfenzheng-108.html

伤寒温病辨(四则)_《温病指南》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此处最易相混.但伤寒中风脉浮缓.中寒脉浮紧此则不缓不紧而动数.且有口渴及午后热甚等证.伤寒判然不同.至春夏时天气渐暖.则只有温病.绝无伤寒.更不难知矣.伤寒病六经递传.或汗或下.邪退即愈.温病不常.不能一发便尽.有得汗热退.二三日复...

http://qihuangzhishu.com/271/6.htm

卫气营辨证_中医辩证卫气营_【中医宝典】

...【卫分证】 【证】 【营证】 【心包证】 【证】 【卫气营血证的】 卫气营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辨证将外感温热病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16.html

张云鹏_三、治温良机在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问曰:天士以营证为关键,入营犹可透热转,以此论指导临床意义如何?答曰:叶氏之言,似可商榷。余则认为,抓住气证候是治疗热病之良机,其理由有三:其一,从外感热病卫、、营、比例数观察,证候占多数。有学者对1896例温病患者进行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yunpeng/547-8-3.html

心包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逆心包指温病的另一规律。 【逆心包】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31.html

用“治证”求解寒温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学家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划分。伤寒学家把外感热病划分为六阶段,并且以六经为名称加以概括。温病学家用卫气营划分了四阶段,以三焦辨证划分了三阶段,它们内部也不统一。伤寒的阳明病温病病可以基本重合,到了这个阶段,也不用管患者属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829.html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_【中医宝典】

...为之一开。至伤寒自而传入温病而发出气,不禁抚卷流连,豁然大悟。”杨栗山认为:“论杂伏郁血,为温病所从出之源,证之总。”“千古疑案,言决矣。”由此他将伤寒温病进行了因证脉治的详细分析,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41.html

共找到453,0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