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乌梅3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48两,苏叶16两,葛根8两,薄荷56两。【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和匀,用白糖1280两,热开水打丸。【功能主治】清暑解热,生津止渴。主感受暑热,口喝咽干,胸中满闷,胃口不开,头目眩晕。【用法用量】每30粒重1两。口内噙化。【摘录】《北京市中药...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燥证及缓和峻烈药物的药性等。 大枣是我国药食皆用的果品之一,既为美味,又补身体。鲜枣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民间更提倡“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
...当归和血.又宜稍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阳气也.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黄连....
...夏季暑热挟湿,易伤人体气、津,人体工作生活受自然界影响,易感受暑、热、湿,从饮食养身方面角度,该季节应预防为主,提高抵抗能力,宜服用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之品。 1、益气生津、健脾 西洋参6克、稻米1撮、清水2碗,煎至1.5碗水。 2、...
...清热法之一。治疗暑病耗伤津气的方法。如病者高热不通、口渴心烦法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若虚人挟湿而病暑者,则以《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宜。...
...牛黄解毒片(丸)牛黄解毒片(丸)由人工牛黄、雄黄、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传统多内服治疗火热内励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改为外用治疗急性咽炎、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急性咽炎 取牛黄解毒片2-4片,研为细面,加75%酒精或普通...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
...妊娠外感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香薷4.5克,茯苓6克,陈皮3克,厚朴3克,麦冬2.4克,人参2.4克,白术9克,泽泻4.5克,甘草3克,草豆蔻2.1克,竹茹1.5克...
...艾四物汤加黄芩。该方奇在黄芩一味清心火除血热。《本草纲目》曾记载用一味黄芩制成芩心丸“治妇人四十九岁已后天癸当住,每月却行或过多不止,用条芩心二两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如此七次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下,日二次”。可见黄芩清热止血之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