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中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玄珠》一帙51册,《医学正传》、《万病回春》、《医学入门》等明代著作传去朝鲜以后,《医学正传》早于公元1484年翻刻刊行,《万病回春》《医学入门》等则分别于1750年和1820年翻刻刊行,在清代前中期,对朝鲜医学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本草纲目...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虞传《医学正传》,本丹溪之说而有所发挥;王纶《明医杂著》提出“杂病用丹溪”学术主张;龚廷贤《寿世保元》于中风预防有独到见解;秦景明《症因脉治》强调询视宜要性等等,在内科杂病诊治上均各具特色。 而内科杂病专著与专篇则有王肯堂《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0.html

吴谦与《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论述了18种病22个取穴,再有,论述了这些常用22个主要孔穴针灸主治。从以上三方面表现出清代重视普及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好、危险性小经穴;同时,还重视普及针灸对内、妇、外等科危急、疑难治疗,而且对传染病也提出了灸疗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1.html

方剂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汇通做了初步尝试。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著作如下:费伯雄《医方论》费伯雄著于1865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5.htm

读书,乐在其中——何绍奇《读书析疑与证得失》读后_【中医宝典】

...月7日晨不幸于香港辞世,听到此噩耗,当时我震惊难以言表。哪知我与何先生一面之缘,愉快交往,竟成绝响。 何先生一向以读书为人生之至乐,堪称当代儒医。《读书析疑与证得失》第一版出版于6年前,早已售罄。此次出版补充了部分新作和医案,仍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2.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宝典】

...密切联系。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医学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组成部分。 在医学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烈继承性,凡是新的进步和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前人成就基础上攀登结果。因此,研究医学过去,温故知新借以为鉴,成为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宝贵财富。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7.html

读书与——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六)_【中医宝典】

...草菅人命。你要牢牢谨记!我一生就是在读书与实践中度过”。的确,读书与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是学习中医必须终生坚守原则。 学医之初,通常是先读书、背书,打下基础,然后,这是大多数医家走过共同道路。张珍玉先生说:“背诵原著,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11.html

皇甫谧写成了《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_【中医宝典】

...潜心钻研医学;手不释卷。魏晋朝廷曾几次请他出仕,他坚辞不就,一心致力医学,尤以针灸方面取得成就最大。他汲取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有关针灸重要内容,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针灸成就,融合了自己经验,于公元256-...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67.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1644-1840)_【中医宝典】

...成对一切外来文化和经济交流均予析拒自闭政策了。这样,中国历史性地失去了一次与外部世界交换认识、争取同步前进机会。 在上述背景下,清代前中期医学发展,呈现出一个比较错综复杂局面,中医学传统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和积淀,至此已臻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4.html

清代九科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清代太医院内医学分科很不一致,有分为五科,也有分为十一科清代九科是指十八世纪时分医学为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正骨等而言。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ngdaijiuke-1973.html

共找到914,7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